新型花木基地规划与建设研究——以路桥万亩花木基地为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q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对花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花木基地,是一种生产性绿地,不具备观赏和游览的功能,而休闲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开始注重对花木基地休闲旅游功能的开发。新型花木基地结合花木生产、销售、工程应用、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业体验、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基地的景观以及文化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接触自然、了解自然、放松心情的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本文在对新型花木基地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已经建成的新型花木基地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新型花木基地的功能:生产、销售、体验、游憩与保健、科普、环保,特点为产业复合性、科技创新性、功能多样性、市场导向性、景观地域性、生态效益性和投资多样性。并对基地的景观和游憩规划模式进行了总结,其中景观规划包括自然、生产、人工和文化景观的规划,游憩规划包括花木生产、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亲身体验、科普教育和度假休闲六种类型的规划。然后,通过对四川三圣乡、中国(萧山)花木城、金华万象花卉基地、北戴河集发观光园四个已经建成的新型花木基地的分区进行调查,分析了正在建设的基地实例----路桥万亩花木基地,该基地的规划分为:花木生产交易区、特色花木生产区、精品观赏花木培植区以及莲花山生态休闲景区四大区域。本文通过对新型花木基地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对我国新型花木基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伴随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部分发达地区及省会城市逐步迎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的空间发展逐步由城市扩张转化为机能结构的更新换代。旧工业区是城市更新相对关键的部分,本课
21世纪是服务的世纪,服务和体验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规划工作者,选取了城市规划学科中与服务最相关的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即山地规模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策略研究。同时作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许多城市逐渐失去原本的建筑风貌以及辨识度,建筑师应该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并发扬本土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建筑设计是一本庞大的百科全书
滨水区作为城市特色的主要载体,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一度处于无序开发、盲目跟风国外模式的状态,因而陷入空间特色模糊甚至形象缺失的困境。探寻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的合理
在新的一轮交通建筑建设浪潮中,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在中国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中,中国的新高速铁路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成都等交
城市特色空间是最近城市规划建设中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全球化建筑多元趋同的背景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城市战略规划或城市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业绩,致使城市发展盲从而诸多城
学生宿舍建设作为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逐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高校持续扩大招生,催生了学生宿舍的建设高潮。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它既
对于中国而言,“慢行空间”自古有之,描绘宋代街道的《清明上河图》即是最好的例证。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以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私人小汽车数量不断增长,慢行空间在快
城市不断扩张、农业产业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等众多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跳出二元体制,从更广阔视野关注城市与乡村。本文针对湘北环洞庭湖地区,研究处于城乡结合处在城乡协同发展
目前我国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商业消费,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大型购物中心作为商业消费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前期策划和后期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