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随着规范的胃癌根治术的开展和成熟,其局部复发率有所下降,但是,其死亡率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前列。肿瘤的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转移形式和好发部位。趋化因子为可溶性小蛋白,是细胞因子超家族中的一种,文献报道的有50多种,许多细胞活化后均可产生趋化因子,后者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调节数种生物学功能。两者的相互作用控制着各种免疫细胞在循环系统与组织器官之间的定向迁移。因此,趋化因子与受体在调控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及定向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根据半胱氨酸残基位置的不同,趋化因子分为4个亚族,即C、CC、CXC与CX3C。相应的受体称为XCR、CCR、CXCR与CX3C。近年来研究显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不仅表达于免疫细胞,在某些肿瘤细胞也呈高表达.并且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趋化因子受体CCR7,其配体为CCL19和CCL21,而趋化因子CCL20与受体CCR6相结合。这两种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肿瘤的播散和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通过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6和CCR7在胃癌之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探讨CCR6和CCR7与胃癌淋巴转移以及腹膜转移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从2008年1月-2008年12月的61例胃癌原发灶手术标本,收集11例胃癌的腹膜转移灶以及23例癌旁胃黏膜组织(距原发癌边缘6-8cm)作为正常胃组织标本,所有的病例在手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标本行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后免疫组化法分析这3组中趋化因子受体CCR6和CCR7的表达情况,单变量分析61例胃癌原发灶中CCR6和CCR7的表达情况与各个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多变量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结果: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趋化因子受体CCR6、CCR7主要表达在胃癌细胞的胞膜及胞浆中。CCR6在61例胃癌原发灶、11例腹膜转移灶、23例癌旁胃黏膜细胞中表达率分别为50.8 %、90.9 %和0.00 %。而CCR7表达率分别为62.6%、100%和4.3%。单变量分析61例胃癌原发灶CCR6、CCR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CCR6在胃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CCR7在胃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无相关性(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淋巴结的转移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原发灶中CCR6及CCR7的表达构成了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CR6在胃癌原发灶及腹膜转移灶的癌细胞中表达,而在癌旁胃黏膜细胞中不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原发灶及腹膜转移灶的癌细胞中表达,而在癌旁胃黏膜细胞中极少表达。CCR6在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CCR7在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胃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趋化因子受体CCR6、CCR7有可能是促进胃癌进展、胃癌淋巴结转移,尤其是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重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