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教育是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的思想观念教育,“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题中之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各层交往日益加深。今天的世界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利益共同体,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客观现实。新形势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科学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嬗变路径与时代内涵,厘清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现实境遇,遵循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进路。全球化作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背景依托,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内在的密切关联。本文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时代内涵”的首要环节、“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关键环节、“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与路径对策”的根本环节作为问题研究的逻辑路径。首先从学理层面对全球化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主要包括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部要素即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外部系统即教育理念、话语体系、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接着进一步分析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实然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主要从教育理论建设、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思路。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生发的社会土壤与历史空间发生变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必须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外生型向内生型、由斗争型向发展型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坚持以内生为基础,以开放为背景,以发展为主题,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全球背景和开放环境,不断深化教育理论体系、丰富拓展教育内容的时代特征、发展创新教育方法的有效路径,才能促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在全球化新背景下的有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