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强壮硬毛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壮硬毛藻在各地海参养殖池塘泛滥,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导致海参品质和产量下降。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海参养殖池塘环境条件的野外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壮硬毛藻的室内模拟培养,研究了盐度、光强、温度、pH、氮源和氮磷比对强壮硬毛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强壮硬毛藻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海参养殖环境调查。对海参养殖池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1月份水温最低为4.1℃,最高值在8月达到27.1℃;水体pH7.82~8.50,盐度在29‰~33‰,基本在海参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氨氮是海参养殖池塘中主要的无机氮形式,氨氮与总氮的水平变化都与海参的生长周期相符,在海参生长期水平较高,而在海参的夏眠和冬眠期则有所降低。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所占比例较低;与亚硝态氮相比,硝态氮水平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滞后。  (2)盐度、光强、温度和pH对强壮硬毛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每两天测定一次强壮硬毛藻长度和最大光合量子产量Fv/Fm,显微观察藻体颜色及细胞形态,结果显示高盐度下藻体颜色较深,过高的盐度36和40不利于强壮硬毛藻生长,藻段长度在实验末期仅为10cm左右,其他盐度之间强壮硬毛藻长度差异不显著,各盐度之间Fv/Fm也无显著差异;光强对强壮硬毛藻长度变化无显著影响,但对Fv/Fm影响显著,Fv/Fm随着光强增加而降低;温度是影响强壮硬毛藻生长的最主要因素,强壮硬毛藻的长度和Fv/Fm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实验结束时25℃下长度最大达到25.4cm,Fv/Fm最高达到0.43,10℃下长度最小为5.9cm,Fv/Fm降至0.20;低pH6.5不利于强壮硬毛藻的生长,实验结束时藻段长度在20cm左右,Fv/Fm在0.50左右,其他pH下强壮硬毛藻长度和Fv/Fm均无显著差异。  (3)氮源对氮磷比对强壮硬毛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对比同一氮源不同氮磷比对强壮硬毛藻的生长影响发现,当NaNO3和NaNO2分别做唯一氮源时,不同氮磷比下强壮硬毛藻的长度和Fv/Fm无显著差异,藻体颜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变浅。当NH4Cl和CO(NH2)2为唯一氮源时,实验末期各氮磷比之间Fv/Fm差异显著,高氮磷比(80∶1和120∶1)下强壮硬毛藻生长缓慢,Fv/Fm分别降低至0.40(NH4Cl做氮源)和0.30(CO(NH2)2)做氮源),藻体观察到降解的现象;对比同一氮磷比不同氮源下强壮硬毛藻的生长情况发现,当氮磷比为8∶1时,强壮硬毛藻在亚硝酸钠和尿素中长势最好,氯化铵次之,硝酸钠最差;当氮磷比为16∶1时,第6天和第14天不同氮源之间强壮硬毛藻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第22天不同氮源之间强壮硬毛藻长度差异显著(p>0.01),生长在亚硝酸钠中的强壮硬毛藻长度增长最快;当氮磷比为80∶1,强壮硬毛藻对四种氮源的利用能力依次为亚硝酸钠>硝酸钠>尿素>氯化铵,Fv/Fm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当以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时,Fv/Fm的波动是最小的,一直维持在0.60左右。  (4)进一步研究氮磷比、盐度和pH之间的交互作用发现,当以NH4Cl为唯一氮源时,氮磷比和pH的交互作用、盐度和pH的交互作用对强壮硬毛藻特定生长率的影响极显著,当以CO(NH2)2和NaNO3为唯一氮源时,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强壮硬毛藻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其他文献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一种铁结合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已成为在抗病毒、抗肿瘤和抗炎等领域备受瞩目的潜在药物开发对象。目前,用于药物研究的LF主要来源于从哺乳动物乳汁中提取的天然LF和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得到的重组LF,都需要经过纯化、浓缩等加工过程,不仅产量低,而且工艺复杂、成本高,使药物的开发和大规模生产都受到一定限制。基于家蚕在我国资源丰富,易饲
抗生素的滥用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健康隐患,尤其是耐药细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寻找更为高效的新型抗生素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由于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对高等动物细胞无毒害作用等特点吸引了广泛关注。抗菌肽是一类短肽,含有30-60个氨基酸,当前发现的天然抗菌肽超过了2600条,在植物、细菌、昆虫、动物中均有发
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副产大量的醋酸甲酯。醋酸甲酯价值低、分离提纯困难且市场需求量少,因此工业上把醋酸甲酯水解成醋酸和甲醇,经分离提纯后,甲醇用于醋酸乙烯聚合工段,醋酸再用
基于超细镍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前景,本文以氯化镍为基本原料,对超细镍材料的化学液相合成法进行了研究.以六次甲基四胺为碱源,水热合成了β-氢氧化镍多孔微球,经煅烧得
埃洛石纳米管和伊毛缟石纳米管属于天然硅铝类纳米管,它们在自然界中有一定的储量。与碳纳米管相比,硅铝酸盐纳米管具有价廉易得、无毒无害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已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