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EAST装置上切向弯晶谱仪诊断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包括升级的原因、改进的方案、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升级后在EAST装置上的初步实验结果,同时基于弯晶谱仪对芯部等离子环向旋转的测量,在EAST装置上对离子回旋波驱动等离子体旋转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随着EAST装置辅助加热功率的不断增加和稳态放电时间的不断延长,原有的弯晶谱仪诊断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对更高等离子体温度和长脉冲放电条件下的等离子体进行参数测量。为此,我们对EAST弯晶谱仪诊断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在2014年的EAST物理实验中投入运行,得到了初步的实验结果。新型水冷大面积固体探测器PILATUS900K的使用,使得弯晶谱仪测量等离子体参数的时空分辨率达到1.5cm/10ms以内,可以覆盖的等离子体高度约0.9m,不仅满足了高功率辅助加热下的高计数率要求,而且提高了谱仪长时间工作的能力,从而满足对长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测量;利用双晶体,弯晶谱仪在EAST装置上首次同时获得了氩离子的类氦和类氢谱线,验证了双晶体在提高谱仪等离子体温度测量范围上的可行性;利用X射线荧光进行绝对波长标定的方法目前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探测器无法获得足够强度的特征谱线作为参考波长。利用切向弯晶谱仪,测得离子回旋波少子加热下芯部等离子体的环向旋转速度。对EAST装置上离子回旋波驱动旋转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离子回旋功率后,在L模和H模等离子体中都可以看到明显的同电流方向的环向旋转加速,加入约1.7MW的离子回旋功率后最高可产生约30km/s的旋转增速。定标结果展示了与Rice定标相似的趋势,即环向旋转的改变随着储能增加而增大,然而L模数据的分散表明旋转的改变还受其他参数的影响。为此,分别对等离子体电流、环向磁场和磁场位型进行扫描以研究对L模等离子体旋转的影响。电流扫描发现等离子体电流越大产生的环向旋转越大;对于固定频率的离子回旋波,选择最佳的环向磁场使得离子回旋共振发生在磁轴上,可以获得最大的芯部环向旋转增速;其他参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单零位型的等离子体相比双零位型的等离子体可以产生更大的环向旋转;此外,加大离子回旋注入功率对提高环向旋转是有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