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从总量来看自2010年至今一直保持着制造业总产值冠军的地位,然而从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来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与当前主要创新型国家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封闭式创新模式在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以及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背景下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将逐步被淘汰。开放式创新汲取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在提高技术市场高效化、降低企业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学者们主要在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领域进行相关研究,但在开放式创新对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却鲜少涉及。本论文以制造型企业为样本,在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开放式创新对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关系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借鉴先前学者的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后,先运用软件SPSS24.0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借助软件AMOS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到实证结果,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改进对策。结果表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ETA)对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产生正相关影响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ETE)对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产生负相关影响;制造企业内向型开放式创新(ETA)对实际吸收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制造企业外向型开放式创新(ETE)对实际吸收能力产生显著的正相关作用,实际吸收能力对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产生正相关作用,制造企业内向型开放式创新(ETA)与潜在吸收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潜在吸收能力与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之间也存在正向的影响,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在开放式创新对制造企业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提出制造企业应该积极寻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创新途径,注重知识的吸收能力和开放式创新的协同作用等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