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大多数学者把关注点放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课后练习是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并没有引起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研究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理论与实践,是丰富生物课程理论、指导生物课后练习编制的需要。本研究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文献法、问卷法,以“初中生物课后练习”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中等程度初中的48名教师和20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初中生物课后练习具有自创度低,分层设计较少,类型和评析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深入探讨和思考造成课后练习现状的原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与不足,明确本研究的方向:建构初中生物课后练习设计与实施过程的理论框架。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现状和意义,指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思路和特色;第二部分为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概述,其内容包括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理论基础、功能、类型等;第三部分为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现状调查,包含问卷的编制和施测过程、调查的对象与目的、问卷的维度说明、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等;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该部分从准备阶段、编制阶段、实施阶段、评析阶段、反思阶段五个阶段阐述了“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构建了比较全面的初中生物课后练习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体系,这也是本研究最大的价值和特色所在;第五部分是初中生物课后练习案例,根据第二部分对课后练习的分类,逐一给出案例和说明,并鉴于课后练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物质运输的载体》为例给出一个具体课时的案例,将研究结果拿给大学教师、一线教师及教研员评阅,结合评论进行修正、完善;第六部分是研究的结论、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研究结论是:第一,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二,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设计与实施包括五个阶段:准备阶段、编制阶段、实施阶段、评析阶段和反思阶段;第三,初中生物课后练习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第四,笔者阐述的“初中生物课后练习设计与实施过程”有利于指导初中生物课后练习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