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因本体论思想探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dou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和精髓,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它以寻求世界的终极存在和对世界作出终极解释为目标。在哲学史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学家分别赋予了本体论不同的解释。蒯因认为,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证明怎样能使我们关于世界的理论更加简单化、明晰化、系统化。为此,他用逻辑作为背景框架,采用语义上溯的策略,从逻辑和语言的角度来审视本体论。蒯因区分了两类问题:一是本体论事实问题,即实际上有什么东西存在?一是本体论承诺问题,即一个理论说有什么东西存在?通过运用语义上溯的策略,蒯因把本体论研究的中心从事实问题转换为承诺问题。蒯因指出:一般地说,何物存在不依赖于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但是人们说何物存在,则依赖于对语言的使用。在当时一片反形而上学的喧嚣之中,蒯因这一新颖奇特的本体论思想一经提出,它的哲学价值立即被人们所注意,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以逻辑和语言为视角,以分析其思想内涵为中心,对本体论论题作进一步的诠释。本文分四个部分来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本体论进行溯源,厘清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脉络,揭示出传统本体论的目标与困境,介绍蒯因本体论思想提出的理论背景;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本体论承诺说,其中包括三个著名的标准:一是本体论承诺的识别标准,“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二是本体论的认可标准,“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三是本体论的选择标准,“实用主义的选择标准”。通过这三条标准,蒯因把本体论的选择最终变成了对理论系统和语言形式的选择。第三部分是把本体论论题放到蒯因的整个哲学体系中来进行考察,具体分析了本体论论题与自然主义的语言观、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原始翻译的不确定性等重要思想的联系,从而完成对本体论的相对性的阐释。第四部分跳出蒯因的视角,对蒯因本体论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作出评析,以期获得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认知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增强认知的方式越来越多,从传统的营养供给、教育到现代认知增
《国风》是《诗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占《诗经》总数的一半以上。两千余年来对《国风》的解读是《诗经》解读中争议最大的部分。主要争议点在于《国风》中的诗歌是否涉
知识创新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创新增值的时代,是一个靠知识创新和能力改变命运的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大学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基地,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
人类对自我本性的探究可以说与人类的文明史一样久远。每个人都有一个“我”,世界总是从每个“我”的视角被看见,被揭示,被理解;“我”既是施动者——主我(I),“我”也是受动
从“可见性”角度看,我们正处在“视觉化”时代。“视觉化”标示着“可见性”逐渐成为文化的主导性因素。今天,视觉文化虽然来临,但就全球而言,仅部分国家或地区发生了完全意义上
不诚信现象的研究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近几年才迅速成为热点的,诚信批判是对道德批判的深化。迄今为止,不诚信现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学者们在诚信危机形成的机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