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和精髓,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它以寻求世界的终极存在和对世界作出终极解释为目标。在哲学史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学家分别赋予了本体论不同的解释。蒯因认为,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证明怎样能使我们关于世界的理论更加简单化、明晰化、系统化。为此,他用逻辑作为背景框架,采用语义上溯的策略,从逻辑和语言的角度来审视本体论。蒯因区分了两类问题:一是本体论事实问题,即实际上有什么东西存在?一是本体论承诺问题,即一个理论说有什么东西存在?通过运用语义上溯的策略,蒯因把本体论研究的中心从事实问题转换为承诺问题。蒯因指出:一般地说,何物存在不依赖于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但是人们说何物存在,则依赖于对语言的使用。在当时一片反形而上学的喧嚣之中,蒯因这一新颖奇特的本体论思想一经提出,它的哲学价值立即被人们所注意,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以逻辑和语言为视角,以分析其思想内涵为中心,对本体论论题作进一步的诠释。本文分四个部分来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本体论进行溯源,厘清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脉络,揭示出传统本体论的目标与困境,介绍蒯因本体论思想提出的理论背景;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本体论承诺说,其中包括三个著名的标准:一是本体论承诺的识别标准,“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二是本体论的认可标准,“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三是本体论的选择标准,“实用主义的选择标准”。通过这三条标准,蒯因把本体论的选择最终变成了对理论系统和语言形式的选择。第三部分是把本体论论题放到蒯因的整个哲学体系中来进行考察,具体分析了本体论论题与自然主义的语言观、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原始翻译的不确定性等重要思想的联系,从而完成对本体论的相对性的阐释。第四部分跳出蒯因的视角,对蒯因本体论思想的价值及其局限性作出评析,以期获得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