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弱智儿童的语言障碍的类型、障碍程度以及构音困难之所在,以作为:(1)设计语言障碍补救教学方案的思考;(2)实施弱智儿童语言康复的指标;(3)设计编制语言训练教材的依据;(4)探讨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的原因、诊断、矫治、训练的参考依据;(5)提出促进弱智儿童语言康复的发展途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谈调查法、个别评量诊断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抽样调查了30个弱智儿童(男生22名,女生8名),这些儿童都是经过重庆市儿童医院诊断为智力障碍的,利用台湾林宝贵教授修订的《语言障碍儿童诊断测验》,诊断弱智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利用自编的《声母韵母跟读检核表》、《构音器官功能检核表》、《声调检核表》,检核弱智儿童汉语拼音的构音状况。并从中选取了一名重度智力障碍的学生作为个案进行为期十八周的语言训练,通过一系列的检核,该个案语言能力和构音能力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本研究发现:(1)弱智儿童男、女的语言障碍都很严重,构音障碍最多(56.67%),语言发展迟缓(46.67%),语言理解能力差(40.00%),声音异常(36.67%),耳语听解能力差(30.00%),弱智儿童基本不伴随口吃和重听障碍。(2)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弱智儿童在构音障碍、语言发展迟缓、语言理解能力差、声音异常、耳语听解能力差几个障碍类型上,重度和中度居多,轻度较少。中度弱智儿童27名,占总人数的90.00%;重度弱智儿童为27名,占总人数的90.00%;轻度弱智儿童为11名,占总人数的36.67%。(3)男女弱智儿童的构音器官功能在42个题目上,只有个别题目有显著差异,在5个项度上进行T检验时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障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弱智儿童构音器官功能在42个题目上,只有个别题目没有显著差异,在5个项度上对不同障碍程度样本弱智儿童的检核结果进行F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项度“吹与呼即呼吸”差异显著(P<0.05),其它四个项度“舌头、嘴唇、颚、仿声”差异非常显著(P<0.01)。(4)弱智儿童在汉语拼音韵母、声母跟读测验上,障碍程度越轻,构音的正确度越高;同等障碍程度的男女弱智儿童正确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的错误发音:把o说成e,把k说成g,把n说成l,h与f也是混淆,前鼻音an, en, in与后鼻音ang, eng, ing混淆。(5)弱智儿童掌握声调的顺序是阴平、去声、轻声、阳平、上声。弱智儿童比较容易掌握的声调是阴平、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