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以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本文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指引下,对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运用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议题式教学的规律性认识,对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运用中,教师、学生、议题、情境、活动等是议题式教学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据调查了解,当前议题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议题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体现在教师难以把握议题难度、议题与学科知识难以统一以及议题难以吸引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等方面。其次,教师围绕议题进行的情境创设不够贴切学生生活,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的经历。此外,学生在议题活动中的参与度也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出现随意、无序和消极完成任务等情况。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基于社会调研和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认真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并从教学主体、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机制四大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首先,教学主体需要提高运用议题式教学的能力,包括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和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其次,可以从座位模式、教学时间、课堂管理和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上改善议题式教学环境;再次,要拓展延伸议题式教学内容,可基于议题要义引导价值取向、在构建知识体系中升华课堂议题并引导学生落实议题相关的行为要求;最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及评价结果关注学生行为表现和素养水平得以实现。通过这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提供新思路作为参考,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促进议题式教学实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