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片的类型建构与启示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相互角逐下的台湾青春电影,于2000年之后以极具本土特质的小清新风格成为台湾地区电影创作的“强心剂”,积极适应台湾电影在新世纪之交因多重困境而不得以形成的“零散型产业模式”,进而通过小成本的制作模式、定向化的美学程式以及易宣发的青春标识等特质,逐渐将青春片带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类型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青春影片既有跨界人才的参与,也有跨地域整合的特点。其不仅在类型模式上通过相对统一的主题、定型角色的塑造以及标志性元素的展现等方面形成了台湾青春片的类型雏形,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向亚类型以及复合类型的实践中迈进,以或杂糅或反类型的样态,共同构成了新世纪之后台湾青春电影的多元面貌。更深层次的转变发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阈中,台湾地区身处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以及西方欧美文化的交汇之处。从华语电影甚至世界电影的青春片创作中反观台湾地区的作品,显而易见,其既有对新世纪之前台湾青春影片的美学传承,也在叙事、风格以及青春议题等方面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等地区的创作展开良性互动,更在世界范围内与日本青春片的“纯爱”风格、韩国青春片的“极致化”呈现以及美国青春片的类型建构方面有所亲近。即使当前的台湾青春片在美学创作、类型的建构与拓展等方面仍旧存在同质化和固化的倾向,但无可厚非,台湾青春片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传承与割舍、创新与停滞的过程中,才逐渐建立起创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观众、创作者与市场等关系的动态性认知,也因此,台湾青春片,未来可期!
其他文献
实际工程中,系统的数学模型常常被用于分析和设计,因此模型的预测性能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为了提高预测分析的准确性和稳健性,本文研究了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多模
小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在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小说教学仍然保持单一、陈旧的模式,对此,我们应对小说进行多样化解读,以提高学生的品读、分析、探究能力
左翼文学中的工人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工人形象的首次登场,究其本质是在以左翼文化思潮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语境的作用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本土工人形象相结合之后的产物,而本文恰恰是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入手去研究左翼文学中工人形象的建构。结合1930年代的社会历史语境、政治文化语境揭示1930年代左翼工人形象存在的合理性、建构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以及建构的价值。同时本文试图从左翼文学的创作实践入手,来探究工人形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向零售业务转型的步伐,信用卡业务作为零售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家发卡行的重视。各家
现代社会和经济的不断繁荣,对商品的物流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仓储物流的功能,应该结合当前市场对仓储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和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