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是个人中医药文化在健康领域的具体体现,与现代医学当中的健康素养意义相近。目前,尚无文献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做出明确的定义。2014年,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首次界定了我国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从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三个方面,划定了我国公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根据同年的调查统计:我国公众的中医养生保养素养水平为8.55%。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是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我国公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中医药“简、便、易、廉”的特点,提升我省居民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素养,一方面有利于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降低医疗成本,另一方面也利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掌握2016年甘肃省各类人群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整体水平,探讨可能影响甘肃省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因素,为提升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寻找重点。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抽取8个县区193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本次调查样本。使用的测量工具为《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调查方法为现场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中农民较多,受教育程度偏低。统计结果显示,甘肃省居民中医养生素养水平仅为6.5%;受教育水平是影响甘肃省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甘肃省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偏低;2.受教育水平是影响甘肃省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主要因素。3.甘肃省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提升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居民、中老年人、低文化程度及低收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