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新途径——基于电子学档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写作法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boy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许多大学的英语写作教学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圈: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修改学生的单词拼写及搭配错误,而对作文的内容关注甚少,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为了少犯错误而牺牲掉内容的丰富性,写作动机与写作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如何改善这种情况,以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既定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在查阅了大量关于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资料之后,电子学档和过程写作法的相关文献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使过程写作法成为可能。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提出将过程写作法与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功能相结合,以消除传统课堂上运用的成果写作法和终结性评价的某些局限性,希望这样的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测试这种新教学方法的效度,作者讨论了以下问题:1. 将过程写作法与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相结合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2. 将过程写作法与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相结合是否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输出量?3. 将过程写作法与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相结合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为期半年的试验在重庆大学本科两个平行班中进行,并以问卷、测验等形式作为研究手段。试验后,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估的方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显示试验前后两个班在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上的差异。分析过程利用了SPSS,Word 等相关分析软件。   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然而试验班的学生比控制班的学生提高更为明显。运用电子学档的形成性评价手段和过程写作法进行写作教学的学生比在传统英语写作课堂下的学生展现出更高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学生对电子写作档案评价持肯定态度。此外,在试验班学习的学生享有更多的机会反思自己的学习,从而培养了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意识。   在最后一章,作者分析了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分析了本研究的教学意义和存在的一些不足,并为在这一课题上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希望本研究能够给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听说是人们获取信息和提高讲话、阅读、写作的重要途径,并且学生们也有提高听说交流能力的强烈愿望。然而,我国现今的许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不能适应社会
小说《华女阿五》一经出版便广受美国社会的好评,被认为是对美国华裔生活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之作。本文借助后殖民批评方法对《华女阿五》进行解读,着重分析小说主人公玉雪的身
学位
近年来,外语语言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即自主学习, 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为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Kaplan为代表的学者们纷纷对不同语言文化中文章的修辞模式展开了研究。Kaplan的对比修辞研究表明,L1为东方语言的学生,ESL作文表现为“螺旋型”修辞
在中国,背诵是一种常见而且被普遍认为颇有成效的英语学习方法。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英语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英语教学方法背诵受到了更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