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赏特性评价的太原市园林绿地树种规划研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更加突出,对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与规划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必然选择。树种的观赏特性是树种选择配置的主要依据,通过对树种的不同园林用途进行观赏特性定量评价,客观准确地把握城市适宜树种的观赏特性,是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应用的基础和现实需要。本研究以太原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基础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绿地的树种应用数量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当地具有观赏特性的树种目录,分析其树种组成、结构类型、多样性。分别以观花、观叶、观果、树形四个观赏特性对现有树种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树种观赏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观赏特性评价模型,采用专家咨询法分析观赏树种在不同植物应用形式下的适宜性,对现有树种进行观赏特性评价,从不同角度分析太原市园林绿地的观赏树种结构。论文取得主要统计研究结果如下:1、到2019年太原市建成区园林绿地应用50株以上的木本植物共53科112属321种,全部树种中本地种129种和归化种39种,驯化种103种,外来种41种,本地树种指数41.39%;现应用树种中除有三角梅、糖槭等少数外来种树种的适宜性和生长表现有待进一步明确外,其余外来树种的适宜性和生长表现良好,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种类和数量有显著的增加。其中驯化种占新增树种的30%左右,适宜性和观赏性表现良好,对提高树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经统计,太原市建成区园林绿地现有木本植物中观叶类树种103种,观花类树种176种,观果类树种80种,观形类树种139种,四个观赏类型的木本植物种类都比较丰富;各类观赏树种的种数和比例能够达到乔灌比的理想比例为1:1.5,除了观形类以外,其余三种观赏类型的灌木种类更多,加大I、II级灌木的应用范围和频度对提高观赏丰富性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3、太原市各类绿地树种综合观赏特性评价结果表明:观赏价值Ⅰ级树种69种,Ⅱ级树种108种,Ⅲ级树种81种,Ⅳ级树种54种;观赏价值Ⅰ、Ⅱ级树种中观叶类树种90种,观花类树种131种,观果类树种65种,观形类树种66种;四类绿地的观赏特性评价顺序是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防护绿地,其中Ⅰ、Ⅱ级观赏特性评价的树种数量是:公园绿地145种,附属绿地117种,防护绿地79种,其他绿地112种。太原市园林绿地现有应用树种的选择配置表现为:城市特色体现不充分,许多生态适宜且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应用较少;各类绿地不同观赏特性类型的树种配比不合理、不充分,树种观赏特性与绿地类型的功能需求不相适应;不同绿地植物群落树种配置的观赏特性丰富度不够,总体观赏期短,影响绿地观赏价值;适宜选择应用的归化种和外来引进的观赏树种应用数量少、绿地类型和空间分布的普遍性不够。基于上述现实问题和树种观赏特性评价,太原市园林绿地树种选择配置和规划应从推广高观赏价值本地树种、观赏特性类型配比、观赏特性需求、科学引种等4个方面采取优化对策措施、提出了游憩景观型和防护生态型、道路绿化型三种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结合绿地功能和树种的生态适宜性、栽培实用性,针对太原市城市园林绿地提出应对不同绿地类型及不同应用形式下的适合的树种规划,在保证树种适应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加强紫叶风箱果、火炬树、钻石海棠等外来种的驯化,限制和控制如国槐、胶东卫矛等树种的应用数量,继续提高树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为优化太原市园林树种结构、提升园林景观质量、提高园林绿化树种选择配置和树种应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沙门氏菌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生鲜乳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随着抗生素的不当使用,沙门氏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研究生鲜牛乳生产中沙门氏菌的分布、耐药性及来源,对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求生鲜牛乳生产中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和污染来源,以期为生鲜牛乳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提供依据。采集山西某奶牛养殖区内外环境空气、挤奶间空气、牛鼻腔、圈舍围栏、牛肛门、挤奶器械、牛乳头、牛乳、饲料
β-防御素Gallinacin-3(Gal 3)是鸡体内最重要的抗菌肽,除了具有直接的杀菌、抗病毒作用外,它还参与机体免疫反应,有重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构建了表达鸡β-防御素的大肠杆菌系统、研究了重组鸡β-防御素在大肠杆菌系统中高水平表达规律和复性工艺,为规模化生产建立了技术基础。 本试验共分三部分:①鸡β-防御素的克隆 编码Gal 3的cDNA通过PCR法引入酶切位点,与pGEM-T载体
本论文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蚜虫分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概况,从蚜虫与寄主的关系、蚜虫防治、蚜虫区系研究出发,从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寄主植物多样性等角度,系统研究了蚜虫物种多样性,对山西野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种类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并主要采用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采自于山西省各地、包括晋中、晋南、晋东南、吕梁地区、忻州以及大同等地区野生草本植物上的蚜虫,共计155个采样进行了
骨骼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轻微损伤可以通过自然愈合恢复,然而肌肉的自愈能力是有限的,严重损伤则会造成不可逆瘢痕形成甚至骨骼肌功能丧失,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身体功能缺陷和体内平衡失调。肌纤维再生是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必要条件,促进再生肌纤维的形成和生长是帮助骨骼肌损伤恢复的最佳途径。本研究采用C57BL/6J小鼠构建腓肠肌损伤模型,小鼠每日接受10 U的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连续数日,进行了表象
【目的】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S)是肉鸡的三大主要营养代谢性病之一,严重影响肉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缺氧是诱发此病的“总开关”。以往对该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主要围绕发病过程中肺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而对物质及能量代谢变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而代谢异常才是代谢性疾病的根本问题。本试验室前期的研究发现,PHS肉鸡肺动脉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肉鸡,说明MIF参与了肉鸡
为了解炭化温度以及原料含水率对柠条生物炭性能的影响,将不同含水率的柠条原料置于炭化温度为200、300、400、500和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炭化1 h),然后,测定柠条生物炭的工业组成、比表面积等基本特征,同时利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等仪器分析生物炭的官能团以及元素组成,以及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对柠条生物炭进行了孔结构分析,同时,利用FHH模型进行了孔隙分形维数计算,并基于H/C原子比对柠
过量化肥及农药施用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严重损害土壤环境,而且制约着农作物生产效率及农产品的安全性。为建立有效解决方案,诸多研究聚焦于环境友好型植物生物刺激素的研发及应用,以期提高农作物产量、营养品质和植物抵御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光自养微藻是研发新型植物生长刺激素的优异生物资源。已规模化生产的螺旋藻(Spirulina),含有丰富的功能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藻细胞耐碱性极强。螺旋藻多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仍处于严峻形势,水土流失的持续发生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极为脆弱,甚至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而水文是泥沙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流域水文的监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模型模拟是研究水文泥沙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AnnAGNPS模型与SWAT模型应用最为广泛,两个模型在模拟流域水文及泥沙侵蚀方面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但两个模型结构、算法以及参数等内部机理较为复杂,且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
糖尿病(DM,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随之增多,其中二肽基肽酶-4(DPP-4)是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新靶点。据研究报道一些益生菌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二肽基肽酶-4(DPP-4)的能力,因而可以使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分解减慢,以此来推迟并延缓糖尿病人餐后
细胞质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的一种重要生物学性状,其产生的机理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析。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能量代谢异常会影响花粉正常发育,导致细胞质雄性不育。丙酮酸脱氢酶系作为能量代谢中的关键酶,其活性及调节与花粉发育有关。作为线粒体中能量代谢的主要调节酶,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PDP活性的改变会引起丙酮酸脱氢酶PDC活性调节稳态被打破,导致能量代谢途径异常。PDP可以利用磷酸水解酶特性解除PDC的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