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LS多路并行译码算法的硬件实现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科技的进步,星载遥感设备朝着高分辨率和数字化方向发展。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对数据存储的能力和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数据进行压缩预处理的质量和速度要求也日趋提高。1997年,JPEG(联合图像专家小组)制定了JPEG-LS标准,用于连续色调图像的无损及近无损压缩,其核心算法主要包括基于自适应预测、上下文建模和Golomb编码算法,对于图像中的平坦区域采用游程模式编码,否则采用常规模式编码。与JPEG、JPEG2000等流行的图像压缩算法相比较,JPEG-LS在无损压缩领域具有更高的压缩率和更低的复杂度,便于硬件实现。FPGA运行速度快、管脚多、容易实现大规模的系统,支持并行和流水结构。因此,在通信、数据处理、网络、仪器、工业控制、军事和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FPGA芯片上实现JPEG-LS多路并行译码算法,在整个系统设计中,深入研究了JPEG-LS标准,并对其编译码算法作了详细的分析;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实现了JPEG-LS的译码算法,并对整个实现流程作了详细的介绍,考虑到要对海量图像数据进行高速译码,以此来实现高分辨率图像的快速传输与存储,单个的译码模块往往满足不了需求,所以设计采用多个译码模块来实现并行译码,从而提高译码速度;该系统在ISE7.1i和Modelsim6.3a的软件环境下进行了系统级和模块级的前仿真和后仿真,根据综合和仿真的情况,对该系统进行算法优化,从而提高综合性能。本设计在Xilinx公司的Virtex-4系列的XC4VSX55芯片上得以实现,并通过了大量图像的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ITU-R提出了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要求:FDD模式下:终端在500km/h的移动速度下,提供144kb/s数据传送速率;TDD模式下:终端在120km/h的移动速度下,提供144kb/s的数据传送速率。但这
为了节省信道容量和存储空间,人们通常利用人耳对音频信号高频信息的敏感性弱于低频信息的特点将高频信息直接截去,这必然导致音频质量的下降。因此,需要引入频带扩展技术来
学位
网络编码是一种新颖的网络传输技术,它从网络总体或系统性的角度出发,能有效解决最大流量、路由策略等问题。网络编码可以利用其在网络节点上对所要求传送的消息作适当的线性或
本文将阐述“互联网+”的内涵,并分析“互联网+”对公共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用户的影响,从公共图书馆工作实际方面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不断提高,实时监测相关用户的医用生理数据信息很有必要。传统智慧医疗方式大都通过无线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本
H.264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TU-T于2003年3月提出的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相比以前的标准H.263和MPEG-4,H.264具有更大的编码效率,并且在相同码率条件下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正是
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视频点播、远程医疗、IP可视电话、视频监控等应用日益广泛。无线局域网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网络,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带宽,结合嵌入式技术
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是一种新颖的视频编码方案,该技术结合压缩感知和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特点,将视频编码端的大量计算转移到解码端,降低了视频采集终端的能耗,提高了视频压缩效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具有的责任意识及专业素质,确保图书馆讲座开展有效性,保持其良好的服务功能.同时,
随着多媒体技术时代的来临,大量的数字图像在互联网上流传,如何能够快速并且有效的获取需要的图像信息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对于基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