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行业二元边际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ling1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出口贸易取得了卓越成果,但是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不能忽略外部冲击带来出口波动剧烈、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等事实。那么究竟该如何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转变成集约式的发展,究竟是继续接受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专业化生产还是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这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而企业异质性理论将一国出口增长分解为多样化生产的拓展边际与专业化生产的集约边际,为学者更深层次地研究出口增长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利用33个工业行业1996-2013年的数据,测算并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二元边际的动态演进特征。并在Jones半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推导出二元边际影响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总体样本和按要素密集度分行业样本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二元边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本文采用CEPII BACI数据库中HS92的六位数编码的贸易数据,并借鉴Amurgo-Pacheco和Pierola的度量方法,经测算发现1996-2013年间我国拓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贸易额都保持增长趋势,拓展边际增速更大并且占出口比重逐年上升。但是集约边际仍然是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并且外部冲击对拓展边际的负面影响甚至大于对集约边际的影响。然而从不同类型行业的二元边际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拓展边际增长最为缓慢,且对出口增长贡献小。资本密集型行业不仅拓展边际年平均占出口比重在10%以上,而且具有抗击外部冲击能力,即使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拓展边际占比仍然保持增长趋势。其次,本文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两种计量方法考察了33个行业二元边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拓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与全要素生产率都显著正相关,并且集约边际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大于拓展边际。而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均资本都显著与生产率正相关,但是人力资本却显著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了更深入化剖析二元边际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将33个行业划分成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共4类,分类回归结果发现:拓展边际在所有类型行业中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而言,集约边际对生产率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而在资本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集约边际对生产率影响也显著为正。不同于其他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密集型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而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进行回归时发现,人力资本与生产率正相关,但其他类型行业人力资本与生产率负相关。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本文对如何促进我国出口结构优化升级,乃至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伴随我国经济10年快速发展,我国钢铁、耐火材料规模、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09年后,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钢铁行业整合紧缩,耐火材料的采购与销售矛盾逐步激化。国家经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政策、地理、低成本等方面优势的逐渐弱化和企业的综合发展成本的逐步增加,传统的低成本战略已不足以新的经营环境,在这种激烈多变,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下,
经济市场世界化成为了当下不争的事实,各行业间竞争更为激烈,人力资源作为如今企业竞争的重点内容变得更为关键,怎样吸引人才、激励员工、保留实力就成了公司长期经营的一大
压缩天然气(CNG)目前是一种发展比较成熟的新型替代能源,国内关于天然气的应用技术已经发展的十分广泛,而且国家也大力支持车辆使用天然气作为新型汽车燃料。随着社会经济的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经营竞争环境日趋国际化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靠自己的单一力量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都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现实的,“企业实施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品牌在保证品质和服务、体现文化和个性、象征地位和身价的基础上,已经成为了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随着品牌并购的增多,品
HFC公司的7套空分装置投产时间较长,设备陈旧、老化,很多设备接近或超过报废期,已严重影响了空分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直接影响全区的氧气和氮气供应。而且,这些空分装
质量信息作为企业特殊的资源,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现阶段,企业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来研究质量信息系统的应用,并希望通过对质量信息的应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