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藏孔隙结构及单相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常规石油资源的枯竭,致密油逐渐成为非常规石油资源中开发的热点。我国致密油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在我国主要盆地均有发现。致密油藏由于大量发育纳米、亚微米级孔隙,孔隙结构复杂,渗透率极低,导致致密油藏压力传导能力差、流速慢、单井产能低,所以了解致密油藏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规律,对致密油藏有效开发十分重要。在孔隙结构研究方面,致密油藏岩石由于其物性的特殊性,常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缺陷,随着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技术在孔隙结构研究方面的优势凸显;在致密油藏渗流规律方面,国内外的研究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实验规律较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胜利某致密油藏的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规律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为致密油藏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在孔隙结构方面,通过对少量样品进行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T2时间测试,建立了核磁共振T2时间分布向孔径分布转化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得到了其他样品的核磁共振孔隙结构并进行了分析。在渗流规律研究过程中,设计搭建了压力衰减法气体渗透率测试装置,得到了岩心消除滑脱效应后的气体渗透率;然后,通过恒速注入法、竖管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梯度下的致密油藏岩石单相渗流规律,并和气体渗透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联合离心和核磁共振两种方法,对岩心的可动流体进行测试,从可动流体分布情况、T2截止值和可动流体饱和度情况等角度对致密岩心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储层岩石孔径分布分散,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同时也存在少量微米级孔隙;孔径分布曲线主要有两种形态,单峰分布和双峰分布,且以单峰分布为主;呈单峰分布的样品孔径集中在纳米级,可动流体集中在峰中心对应的孔隙中且动用程度小,呈双峰分部的样品一般左峰对应纳米级孔隙,右峰对应亚微米、微米级孔隙,可动流体主要集中在右峰对应的孔隙中,呈双峰分布的样品最终流体可动用程度高。致密油藏岩石的液体渗流实验表明,无论在高压力梯度下还是在低压力梯度下,流量与压差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拟合直线过原点,并且两者渗透率结果十分接近,且其与消除滑脱效应的气体渗透率结果也基本相等,说明致密岩心中的单相渗流并不存在非达西现象,也没有发现启动压力梯度、边界层存在的证据。
其他文献
非负载型NiMo催化剂有较高的加氢活性,但较低的酸性限制了它的裂化和异构化活性,为了弥补非负载型NiMo催化剂的这一缺陷,我们试图将具有酸性的分子筛纳米簇引入到非负载型NiMo催化剂中,以提高它的酸性,进而提高它的裂化和异构化活性。采用水热法在无碱金属离子条件下合成β分子筛纳米簇,通过不同的方法将分子筛纳米簇与非负载型NiMo催化剂复合,复合前后的催化剂通过XRD,低温N2吸脱附分析,SEM,FT
随着国内对芳烃产品需求量的急速增长,将低辛烷值的轻石脑油馏分进行临氢芳构化,既可以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也可以生产BTX芳烃,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HZSM-5分子筛和HZSM-5分子筛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处理和改性,采用BET、XRD、Py-IR、NH3-TPD等方法对分子筛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正庚烷为原料评价了不同处理方法对催化剂芳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NaOH溶液处理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经济、环境友好型的高效气体分离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青睐。有机聚合物膜和无机膜是两种不同类型且被广泛应用的膜材料,分别遵循溶解-扩散和吸附-扩散两种不同的传递机理。本文主要对聚合物膜(聚砜)和无机膜(碳分子筛膜)上的二元混合气体的渗透过程进行动态以及稳态的系统实验研究,并对碳分子筛膜上的二元渗透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本文采用一种冷阱耦合传统time-lag装置的新装置测量二元渗
本文采用涂覆热分解法制备钛基形稳阳极,将制备的阳极用于构建电催化反应体系,探究自制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并对模拟偶氮染料废水的降解过程进行研究。采用SEM、XRD表征电极的形貌和涂层氧化物的结晶度,采用CV、LSV和EIS等电化学测试法测试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性能,采用UV-vis和TOC测试电极对模拟偶氮染料的降解率,探究预处理过程中的酸刻蚀时间、焙烧温度、中间层金属原子比、活性层金属掺杂等制备条件对钛
双螺杆真空泵属于容积式真空泵,螺杆转子对双螺杆真空泵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解决现有的螺杆转子的截面型线设计复杂和泄漏三角形面积大的问题,本文基于共轭啮合原理建立了两种新型啮合模型:变速螺线的啮合模型和椭圆弧的啮合模型。根据这两种啮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速螺线-椭圆弧型螺杆转子,开发了转子型线的设计程序,并且推导了其完整的型线方程,研究了其设计方法、结构参数和啮合性能;设计了由该截面型线生成的变螺
甲盆地含砾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多变,导致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非常复杂。由于对于低阻油层缺乏明显认识,可能对低阻油层进行误判。本文利用岩心、物性、测井、试油、地质以及实验结果等各项资料,分析甲盆地目的油藏A区块的低阻原因。将研究区A区块多井的高阻层位和低阻层位进行对比,并以B区块部分井的高阻层位作为对比参照,进行物性、岩电、全岩、薄片、相渗压汞以及核磁实验等多项实验与原始背景资料进行对比,找寻低阻特性
含油污泥是石油工业中最主要的固体废弃物,其产量大,毒性强,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因此含油污泥的高效资源化处理是当今研究热点。热解法因能有效回收含油污泥中的油气资源而得到广泛关注,利用含油污泥热解产生的热解焦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吸附处理具有高效便捷、无二次污染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可实现“以废治废”的构想。本文采用高温热解加磷酸活化的方法制备含油污泥基活性碳(OSAC)吸
油气勘探开发中,为了防止油、气层与水层相互窜通进而影响油气产量,需要对各层之间进行封堵。通过向套管和地层之间的环空区域注入水泥来达到层间有效分离的目的,还可以固定套管和保护套管不会受到地层流体的腐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油气勘探开发新的需要,低阻抗水泥在现场固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固井质量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传统的声阻抗测井方法(如CBL、VDL和SBT测井等)不能有效区分套管后声阻
重复压裂是超低渗透油藏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初次压裂井生产及注水井注入引发诱导应力场动态变化,进而引起重复压裂裂缝扩展方位改变,转向裂缝对重复压裂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多孔弹性诱导应力场变化下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及缝网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效应力原理及油藏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压裂井裂缝导流能力变化的多孔弹性介质应力场及渗流场耦合流动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动态全耦合数值
复合材料凭借其高强、质轻、耐腐、抗磨的特点已经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机械、建筑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复合材料抽油杆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和经济性开始在各大油田投入使用,为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与应用,其在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行为及机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复合材料抽油杆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弯曲载荷作用下面内和层间的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复合材料抽油杆的优化设计及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