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通信中LDPC码构造和译码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深空探测活动日益频繁,高性能的深空数据通信及网络覆盖需求与日剧增,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和空间数据标准咨询委员会(CCSDS)等机构都将低密度校验(LDPC)码纳入其深空通信系统或标准的考量范畴。LDPC码作为提升深空通信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尽管LDPC码纠错性能优越,但其误码平层现象,以及译码算法有效性与复杂度之间、深空通信低误码率与低实现复杂度之间的矛盾,仍是制约其性能发挥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现有LDPC码产生上述问题原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深空信道环境下LDPC码的构造方法和译码算法及其改进措施。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针对LDPC码的误码平台、结构化构造码率单一等问题,对结构化均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的两类构造算法上进行改进,通过构造不同倍数的区组来组建不同结构的校验矩阵。改进后的两类LDPC码具有循环结构,并能通过具有不同结构和大小的校验矩阵来获得多种码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DPC码误码平台现象不明显,相同码率下误比特性能比改进前的LDPC码要好,改进后的低码率LDPC码与改进前的误比特性能相差无几。其次,为调和LDPC码译码性能与算法复杂度之间的矛盾,本文对最小和积(MS)译码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在理论值中增加可变修正因子来减小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虽然改进后的译码算法在MS算法基础上增加了部分乘法和加法操作,但总体算法复杂度低,而且误比特性能和收敛速度优于MS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改进后算法的误比特性能比基于乘性修正因子最小和积算法性能稍差,但算法复杂度比基于乘性修正因子最小和积算法低。
其他文献
在超短激光脉冲技术中啁啾是必不可少的,实际应用中的脉冲通常携带有较大的频率啁啾,其值可达103~104甚至更大。啁啾作为控制脉冲传输的一个重要参量,不仅可以调控脉冲的展宽程度
电气化铁道中受电弓与接触网(简称“弓网”)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弓网离线的现象是目前业内的研究热点。对于弓网离线所产生的电磁噪声,频谱为几十赫兹到1 G赫兹,这会对GSM-
相比传统雷达成像手段,前视成像技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成像的场景位于雷达视线的正前方,因此前视成像质量完全由雷达系统的方位、俯仰二维角度分辨率所决定。通常来说,要获得足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有限的带宽下实现信息的高速率、大容量、优质量传输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技术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方式,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人类会从显示设备上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传统的电视显示技术并不能够和人类视觉系统的感知能力相匹配。人类可以感知到的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提出了强烈需求。嵌入式系统因其功能强、可靠性高、体积小和功耗低等特点为汽车电子行业提供了优秀的解决方案。
立体匹配技术从立体图像对中提取深度信息,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其中的区域类立体匹配算法获取视差图速度快,但结果容易受匹配窗口尺寸的影响,在遮蔽区域
TCP/IP协议是目前因特网使用的协议族。该协议使得在大量的异构网络间进行通信成为可能。通信中需要确保一条相对持久的端到端路径。随着网络技术地发展,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
自动聚焦是数字成像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如今已广泛应用在数码照相、显微成像、医学成像、空间探测、器件检测、视频监控、计算机视觉等各个领
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识别是截获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在复杂环境和有噪声干扰的条件下,不依赖于其它的先验知识,确定接收信号的调制方式,并提取相应的调制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