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环节,是“说、读、写”的前提和基础。高考英语试题中听力部分为30分,占总分的20%,因此,提高听力能力意义重大。但受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听力课或是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或是多以被动接受为主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听录音、对答案、复听,教师很少提供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的提示和解释。从长远看来,这种训练模式不但不会使学生听力水平有显著的提高,还可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挫败感。实际上,听力理解应是一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想理解说话者所说内容的,就要结合语境相关的背景知识,积极地去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因此,想要使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就必须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新的听力教学模式,并且在听力技巧方面给学生更多的指导。近些年,关于听力教学理论的研究显示,图式的激活有利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与现状,本文探讨了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效果,试图帮助改善现有高中课堂中英语听力训练的传统模式。本文作者在一中学对两个班级(105名学生)进行了为期十二周的实验。实验班采用基于图式理论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训练高中生的听力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控制班则然使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教师只是注重解释新单词、知识点和语法结构,而不提供任何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或是做出解释。作者需要采用两种研究工具,其中一种是试卷测试法,而另一种是调查问卷法。实验前、后英语听力测试的成绩以及调查问卷收集来的数据信息,均运用统SPSS18.0进行了均值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经过一段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听力理解能力训练之后,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图式理论的听力技巧,而且与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相比较,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图式理论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