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Pound's and Lin Shu's Creative Treas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Horizon of Expectat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外翻译史上,埃兹拉·庞德和林纾两位翻译家有着显著的共同点:作为译者,林纾不通西文,庞德难解汉语,却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传统翻译观审视林、庞译作,会发现其译作中增、删、漏译比比皆是,这种对“忠实”原则的叛逆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故传统译学对他们的翻译提出了质疑,认为二人的翻译不是翻译,拒绝承认他们的译作。既然如此,为什么二人的翻译却在文学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他们的翻译到底是不是翻译?这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康坦茨大学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及“期待视野”这个核心概念,确立了读者在文学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强调接受者的既住经验,使得文学研究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移,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翻译并非简单的文字转换过程,而前人的研究仅从语言学层展开,难免有失偏颇。本文以二人为创造性叛逆的典型代表(即二人在最大程度上违背了传统翻译观的“忠实”原则),力图超越传统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层面,从接受美学理论出发,运用其核心概念“期待视野”来探讨庞/林看似不忠实的翻译为何如此受读者欢迎,为何影响如此巨大。   译文读者千差万别,他们有各自的“期待视野”与“审美要求”,读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本,而是能动的参与者。因此,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考虑所处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考虑作品能否吸引读者,译文只有被他们理解和接受了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作者在主体部分以庞德所译的《华夏集》和林纾所译的《黑奴吁天录》为例,并结合了二人当时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从读者特定的“文学期待视野”和“生活期待视野”两分面详细分析了二人突破传统观点采用“创造性叛逆”的翻译手段以分别迎合译语读者的“创新期待”和“定向期待”,从而使自己的翻译作品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在中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指出其翻译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其他文献
县(市)政研室人手少、人员流动快、任务相对较杂。同时,市领导下基层时间多,获取的信息比我们全、基层情况比我们熟悉。面对这样的实情,近几年来,我们以“不求多只求好”的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国内首家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检测仪生产商,今年5月,西安天隆科技向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捐赠了2台价值超过40万元的甲型H1N1流感检测仪.6月11日,该公司TL988型实时荧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激励干部真抓实干”,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各级党委提出的要求之一。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关键在于认准一个“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于1986年向世界奉献的一部杰出作品,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被译为二十余种文字,颇具研究意义。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红高粱家族》中的粗鄙语,它是中国本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当前,在国内外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发展变化的形势中更好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牢牢把握工作的主
美国畅销书作家苏珊·柯林斯在《饥饿游戏》三部曲中描写了一个以食物作为控制手段进行统治的反乌托邦社会。在小说系列中,柯林斯将食物与阶级身份、政治权力、历史和社会批
《艰难时世》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它针砭时弊,揭示了当时人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受压抑的生存状态,被公认为是一部反映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发展时期的现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