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胶团微乳液法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极TiO2薄膜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n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是一种新型的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广泛的关注。染料敏化TiO2多孔薄膜光电极是DSC的核心部分,国内外关于DSC光电极TiO2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粉末涂敷法、电化学沉积法等多种方法。这些制备方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很难控制纳米颗粒团聚,难以获得高分散的纳米颗粒;(2)获得高纯度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的工艺比较复杂。因而研究一种工艺简单、颗粒分散性好、能有效避免常规方法难以获得高纯度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的缺陷的方法,非常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四氢呋喃(THF)改性CTAB/水/正丁醇/环己烷的反胶团微乳液体系制备非晶态TiO2多孔薄膜,及其作为DSC光电极薄膜的光电性能。探讨了所采用的CTAB/水/正丁醇/环己烷反胶团微乳液体系各参数,如反应物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膜柔性、反应温度和颗粒熟化,对非晶态TiO2多孔薄膜的微观结构形态和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以及THF对CTAB/水/正丁醇/环己烷微乳液体系的改性作用机理和对非晶态TiO2多孔薄膜的微观结构形态和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水/环己烷/CTAB/正丁醇/THF为1:4:0.6:0.6:2.7-5.4的质量比例混合成五组分微乳液,“钛源”/水的体积比为1:1,将所制备的TiO2胶体前驱液熟化10天,所制备的纳米非晶态TiO2多孔薄膜微观结构为最佳状态,光电转换性能较好。THF对水/环己烷/CTAB/正丁醇反胶团微乳液体系制备TiO2多孔薄膜的改性机理的探究发现,THF的作用在于:在水解前,将微乳液中作为微型反应器的反胶团先行分散,避免了常规微乳液体系中因胶团的数量和浓度通常较大,而引起的反胶团聚集;在水解反应后,能够使水合TiO2颗粒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可以避免在干燥烧结过程中因距离太近而造成薄膜破裂等不良后果。为了证明非晶态TiO2薄膜用于DSC是个有效的组件,本研究用DSC光电极薄膜常用制备方法之一——粉末涂敷法,制备出晶态的纳米TiO2多孔薄膜光电极。比较分析了非晶态TiO2薄膜与纳米晶TiO2薄膜的微观性能,以及两者作为光电极的光电转换性能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THF改性的反胶团微乳液体系制备出均匀非晶态TiO2薄膜,薄膜中TiO2颗粒呈完整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0nm,其能像用P25粉体制备的纳米晶态薄膜一样,颗粒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结构,得到多孔薄膜,能满足DSC光电极材料高比表面积和多孔性的要求。把这种非晶态TiO2薄膜应用于DSC,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4.68%;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其与用P25纳米晶粉体制备的光电极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4.65%相当,改善了非晶态TiO2薄膜作为DSC光电极材料的低效状况,证明了本研究制备的非晶态TiO2薄膜能有效地用于DSC。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总结了我国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历史和经验教训,并对装配式建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在赋予人们更广泛话语权的同时,也为非理性舆论的迅速汇集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媒介审判"有了新的变化。这种网络媒介审判的影响甚至已经超过传统媒
本文从形容词词类地位问题出发,讨论如何从跨语言比较(包括语言共性与类型差异两个方面)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认识形容词的词类属性,建立相对合理、广泛适用的形容词和形容词短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不同诱导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对比及其毒副作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5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本文介绍了世界燕麦的生产和消费形势、营养保健作用及在育种、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VAR模型,选取铜、铝、白糖和玉米期货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期货市场定价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选取样本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铜、铝和玉米
结合目前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就污水处理相关技术与工艺、再生水灌溉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以及再生水园林灌溉的管理和监测等方面,对再生水应用于园林灌溉进行了综合
本文针对软件工程这门计算机专业重要课程的特点,分析了目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存在问题.论证了需要构建新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前社会市场人才需要
<正>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的组织和指导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日前正式颁布。2017版共包括10个大项、107小项技术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护理对避免乳房胀痛和促进泌乳的效果。方法:对在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乳房采取早期护理措施。结果:达到了避免乳房胀痛、促进泌乳的目的。结论:产后采取正确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