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油气开采中使用CO2可提高油气的采收率,但C02对油井具有严重的腐蚀性。通常采用注入液态缓蚀剂来解决C02腐蚀问题,但液态缓蚀剂具有加液操作不方便,难以到达井底,有效周期短,用量大等缺点。因此,开发固体缓蚀剂用以解决油井井下腐蚀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两部分进行研究:(1)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制备了含有加重剂和油田用缓蚀剂的海藻酸钙微胶囊。利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法对微胶囊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加重剂添加量对微胶囊沉降性能的影响,以及微胶囊的缓蚀剂释放性能。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中的Na+可以与Ca2+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生成交联的凝胶,缓蚀剂存在于相互连通、呈三维网状结构的发达的内部孔道内。封装缓蚀剂的海藻酸钙微胶囊在CO2饱和的3.5wt%NaCl溶液中,能够实现溶胀并破碎,缓蚀剂释放性能良好,并且升温有利于缓蚀剂的释放。通过将油田常用管道材质P110置于浸泡胶囊的C02饱和的3.5wt%NaCl溶液中发现,管材能够受到良好的保护。加重剂能够调节微胶囊沉降速率,当海藻酸钙为0.6g时,优化的加重剂封装量为1.2g。(2)将膨润土与液态缓蚀剂混合,采用类似喷雾干燥法造粒,并在颗粒表面包覆海藻酸钙膜,制备了海藻酸钙包覆型固体缓蚀剂胶囊,并研究了其沉降释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胶囊由缓释剂与膨润土球形混合物作为内芯,包覆膜作为外壳。膨润土对缓蚀剂存在微弱的吸附,吸附量低于20mg/g。当膜遇到水发生溶胀时,膜表面的孔道打开,缓蚀剂可以通过膜孔道进入溶液而得到释放。通过改变膜的厚度和内芯中缓蚀剂含量,实现了缓蚀剂的可控释放。对于原料膨润土与缓蚀剂质量比24:10,包覆膜厚度为50.0μm,粒径为6mm的微胶囊在90℃完全释放缓蚀剂需要16h。该微胶囊平均沉降速度达到0.2m/s以上。实现了微胶囊在沉降的同时,缓蚀剂能够有效释放,增强了对油井设施的防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