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运作的大环境下,大量的优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造成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针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关研究成果,以现行行政区域为基础,通过截取河北省11个地市和138个县(市)两组不同的样本,选取总量指标农村社会总产值,人均指标农村人均社会总产值、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运用变异系数、综合指数等方法对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11个市划分为省内发达区域、中等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三种类型,将138个县(市)划分为由高到低七个等级;对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自然资源、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并从更深层次上指出,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劳动力构成优化、素质提高,先进科学技术的适用,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等对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最后,在河北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鼓励先进,鞭策后劲;区域联动,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大小城建设——培养增长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产业基础,改善扶贫开发政策——降低后劲制约以及加强区域经济联合——增强协调效应等综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