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四川是我国种植鸦片罂粟、生产鸦片、销售鸦片、吸食鸦片最多最严重的省区,尤其是在四川军阀混战的防区制时期,鸦片产业得到畸形发展,成为四川最重的经济部门。本文着重从经济角度分析研究民国时期四川鸦片产业,论文主要包括前言、正文及结束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探讨民国四川鸦片产业的历史渊源,考证民国各个时期四川鸦片罂粟种植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以及鸦片年产量概况。论证四川地区在民国各个阶段无论是从种植鸦片罂粟的面积上,还是从鸦片年产量上均为全国之冠。第二章以民国时期四川鸦片生产加工、贩运销售与消费为主要内容,论述了鸦片从罂粟种植、鸦片生产加工、贩运销售以及消费市场形成的鸦片产业链,并对当时四川鸦片产业的畸形发展情况进行评述。第三章以民国四川鸦片产业与其它经济部门的关系为重点内容,分别论述了四川鸦片产业与农业、工商业以及财政税收的关系等问题。论证了与鸦片产业相关联的各经济部门均是以获取鸦片高额利润而得到发展;为榨取更高的鸦片税收,四川军政势力不择手段,官商勾结,垄断经营;鸦片税收成为当时四川政府及各派军阀最主要的财政来源之一。同时也论证了鸦片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畸形发展,影响了农工商业的正常生产,严重危害了四川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四章主要从民国各个时期实施的鸦片政策和鸦片文化习俗方面,探讨了四川鸦片产业发展变化的原因所在。论证了民国各个时期鸦片政策的不同倾向以及统治者对禁绝鸦片的态度是导致四川鸦片产业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家政治长期动荡,国民政府腐败无能,政令不一,四川军阀各自为政,为扩充军备强迫农民种植罂粟,勒索鸦片税收,是四川鸦片产业畸形发展的根本原因;禁烟过程中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官商勾结,从中渔利是四川鸦片产业得以发展的庇护伞;当时部分国人在政局动荡,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灵魂空虚,吸食鸦片则是四川鸦片产业泛滥发展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