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筛选书中包含石膏的药解、方论、医论、医案,从石膏的性味、功效、配伍规律、应用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挖掘张氏运用石膏的特色,为临床使用石膏提供参考。方法: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石膏的药解、处方、病案等字段为立足点,对散在各篇的条文进行整理,同时结合历代本草著作对石膏的记载与研究,探讨张氏对石膏性状、性味的认识及其应用石膏的配伍规律、经典药对、运用标准等。结果:1.张锡纯博采众家之长,崇中州后天生化、重脾阴滋养脏腑,强调气血的生化、气机的有序,并大力倡导衷中参西、主张中西汇通,深研药理学,为石膏的合理运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2.张锡纯在石膏的性味认识上宗《神农本草经》,主张石膏性微寒,味辛、具有透散之效,质沉可直达病所,二者结合构成了石膏的特质,也是其多选用石膏的缘由。3.张锡纯通过化裁经方、自立新方,将石膏融入了诸多疾病的治疗中;经整理,可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药对,如石膏分别配伍麻黄、知母、党参、甘草、山药、桂枝、细辛、粳米、代赭石及薄荷、蝉蜕、连翘,以便更灵活地进行运用。4.张锡纯运用石膏有严格的标准,包括外感热病、据脉用药、特殊症状、疾病特点等。其中据脉用药主要包括浮、洪、滑、数、有力等;特殊症状表现为心下烦热;疾病特点则如中风病多兼内热,以石膏清之。5.张锡纯创新性地发展了石膏的煎煮、服用方法,如直接服用生品、灌肠使用等;并指出了便溏者勿用、因势用药且中病即止、直接服用应为小剂量三个注意事项。结论:1.张锡纯在石膏的性味认识上宗《神农本草经》,主张石膏性微寒,味辛,非大苦大寒之品,临床应用不应过分畏惧。2.张锡纯在临床中多用生石膏,以生石膏具有发散的特性。3.张锡纯通过化裁经方、自立新方,将石膏融入了诸多疾病的治疗中;经整理,可总结出一系列经典有效的药对,可以更灵活地进行运用。4.张锡纯运用石膏有严格的标准,包括外感热病、脉象特点、特殊症状、疾病特点等;并指出了运用石膏的注意事项。5.张锡纯对石膏的煎煮、服用方法作出了创新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