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租赁又被称为设备租赁,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较好的交易模式,由于其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渐渐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并在满足国内资金需求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融资租赁是典型的高风险行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的频频暴发成为了限制融资租赁行业继续发展的桎梏。在此背景下,融资租赁公司是否能够有效地辨别风险并控制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就成为了决定国内融资租赁行业能否高速和良性发展的关键。国银租赁公司成立于1984年,注册资本为80亿元人民币,是我国资产规模和注册资本最大的金融租赁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国银租赁公司于2010年10月在同业中率先使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根据不同的业务线的特征打造了一套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概括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这三道防线。国银租赁公司在2016年7月赴港上市,但是由于租赁公司不良率高企的原因,影响了其业绩的表现,最终导致其IPO遇冷。如何加强风险控制管理,成为了国银租赁公司提升经营状况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在结合信息不对称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CAMELS分析法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分析了国银租赁公司的风险状况及风险控制现状,从业务准入、项目评审、租后管理三个阶段对公司风险控制的现状进行诊断,并从管理意识、制度体系、管理手段方面追溯原因,得出国银租赁公司在风险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即:在业务准入控制上,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失误,没能及时改变传统制造业和商业房地产业业务准入制度;项目审批控制上,过度依赖于关键制造商或经销商的回购能力且过度放松额外担保条款;租后管理上,没能按行业情况及时调整租后检查频率,商业房地产租后管理上存在物业权属不清、价值波动过大等管理缺陷。为解决国银租赁公司的相关问题,本文从三方面提出了风险控制的改进建议:在业务准入方面,及时按照宏观环境变化调整业务准入控制,规避有重大不确定性的业务;在项目评审方面,提高项目评审控制力度,调整关键制造商授信模式;在租后管理方面,按行业调整租后检查频率,重点监控商业房地产租赁业务。接着,为保障改进建议的顺利实施,提出公司要加强对宏观经济以及行业状况研究,重视全员风险控制意识文化。最后,总结上述的分析建议及相关保障措施,提出本文的结论,以对同行业有类似背景的大型租赁企业提供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