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无卤阻燃ABS,讨论了不同酚醛树脂(非硫化型PF2123、硫化型PF201、硫化型PF2402)、磷酸酯(磷酸三苯酯(TPP)、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异丙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无卤阻燃ABS,讨论了不同酚醛树脂(非硫化型PF2123、硫化型PF201、硫化型PF2402)、磷酸酯(磷酸三苯酯(TPP)、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IPPP))、酚醛环氧树脂(邻甲酚型(ECN)、苯酚型(EPN))、包覆红磷(普通型、白度化)对力学性能、加工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分析(FT-IR)研究了磷酸酯与PF在燃烧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结合FDS火灾模拟软件对氧指数测试和垂直燃烧测试进行模拟预测。通过加入不同的PF对ABS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非硫化型PF的加入使体系的韧性明显降低。硫化型PF可以通过硫化ABS中的橡胶相获得更高的缺口冲击强度,同时硫化型PF与橡胶相反应后引入的苯环结构可以提高橡胶相的热稳定性,使体系氧指数大幅增加。PF2402体系的力学性能优于PF201体系,PF201体系的阻燃性能高于PF2402体系。综合考虑缺口冲击强度和氧指数,最佳PF选择PF2402,最佳用量取7%。通过复配不同磷酸酯制备阻燃ABS。结果表明:随着磷酸酯的加入,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逐渐减小,熔体流动速率逐渐增大,氧指数受磷酸酯物理干扰(网格破碎)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磷酸酯种类不同时,体系各项性能存在差异,其中BDP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优于TPP、IPPP体系;IPPP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最大;TPP的化学干扰(网格开裂)特性最小,体系的氧指数最高,其它性能介于BDP体系和IPPP体系之间。综合考虑缺口冲击强度、熔体流动速率和氧指数,最佳磷酸酯选择TPP,最佳用量取11份。通过补加酚醛环氧树脂、包覆红磷使已阻燃ABS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结果表明:当ECN添加量为5份时,体系缺口冲击强度为11.13KJ/m2,熔体流动速率为74.25g/l0min,氧指数达32.8%,垂直燃烧无等级。当普通型包覆红磷添加量为8份时,体系缺口冲击强度为10.94KJ/m2,熔体流动速率为39.34g/l0min,氧指数达25.5%,垂直燃烧V-0级别。火灾模拟结果显示:氧指数(LOI)测试和垂直燃烧(UL-94)测试具有不同的火焰燃烧状态,其中LOI测试中火焰呈“大火慢速”,UL-94测试中火焰呈“小火快速”。结合模拟及降解活化能数据,在一定情况下(1.阻燃以凝聚相为主;2.阻燃剂与基材无特殊反应)降解活化能(Ea)与LOI、UL-94有如下关系:当转化率(α)>50%,阻燃剂Ea>基材Ea时,认为该种阻燃剂可以提升材料的LOI,对UL-94的帮助有限;当α<50%,阻燃剂Ea>基材Ea时,认为该种阻燃剂可以提升材料的UL-94,且对LOI有一定的帮助;当阻燃剂Ea始终大于基材Ea时,认为该种阻燃剂可以同时提高材料的LOI和UL-94,且当△Ea较小时,阻燃剂效率低,需要大量添加;当△Ea较大时,阻燃剂效率高,可少量添加。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粗糙集理论,针对多标签分类问题提出了四种属性约简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同时,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和速度,我们通过利用标签信息集的下近似来代替决策类进而对属性的重要性进行评估。随后又分析了所提方法与两个经典属性约简方法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更适用于多标签分类问题。这四种属性约简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在第三章中,我们首先给出了标签信息集的定义,然后通过标签信息集将多标签分类问题转化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亚硝酸叔丁酯促进的哌啶类化合物多官能化反应、哌嗪类化合物碳碳键官能化反应以及以亚硝酸盐为硝化试剂实现的硝基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具体内容如下:(1)我们使用亚硝酸叔丁酯作为非金属氧化剂和多官能化试剂,实现了 N-芳基氮杂环烷烃的串联α,β-sp3 C-H键双官能化和C-N键活化亚硝化反应,在一个合成步骤中高效的构建了具有醛基、N-亚硝基、肟多官能的化合物。与已报道的用于C-H和C-N键
杨荣国(1907—1978),笔名杨天锡,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其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史领域,有《中国古代唯物论研究》、《孔墨的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史》等论著。
当前,伴随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境况,我国中学生的考试压力不断增大。在初中英语学习领域,考试焦虑已然成为影响学习者英语能力习得和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多研究结果证实,考试焦虑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语言刺激的处理,造成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恐惧心理,从而对外语学习成就带来消极影响(Horwitz et al.,1986;Mac Intyre,1995;Dewaele,Petrides&am
在教育对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中,人力资本理论和信号显示理论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前者认为教育通过提升能力而影响收入,后者则认为教育通过发送能力信号而获得收益。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来看,实证结论并不统一,且此类定量研究在中国相对匮乏。因此本文选取部门比对法(自雇与受雇群体教育收益率差异分析),对教育的处理效应和选择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探讨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背景下,教育信号作用占教育总收益的比例
湿度作为一个物理量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健康的生活和安全的社会生产都离不开对湿度的测量,高性能的湿度传感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QCM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质量敏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开发高倍率、高安全性、环境友好的锂离子电池体系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聚烯烃类隔膜是商业化应用最为广泛的隔膜,然而受自身材质和结构的限制,其
建筑术语承载着建筑文化。术语翻译是文化传播中的关键工作。经研究发现对建筑术语的翻译研究以英译为主,日译研究这一角度被忽略。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对建筑术语翻译进行探讨的成果也不充分。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以《图说民居》中的建筑术语为研究内容,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视角对建筑术语的日译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翻译建筑术语时如何运用不同的翻译技巧进行适应性选择和转换。本文由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比例在逐年上升,而焚烧产生的飞灰对重金属具有很强的富集性,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属于危险废弃物。如何实现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一直深受关注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构建分级诊疗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影响因素理论框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CHARLS2015数据统计分析,探讨慢性病患者就医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充分动员慢性病患者利用基层医疗资源、完善慢性病分级诊疗政策提供一定参考。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检索CNKI、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和网站相关文献,梳理卫生服务利用理论及分级诊疗视角下慢性病患者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