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龙头山镇幼儿园基于损伤指标的震后安全性评定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评价地震作用下结构遭受的损伤程度,一直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地震应急期间快速、及时、准确地做好受震建筑的震损评估是房屋安全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妥善安置灾民的一条有效途径,能够避免灾民大量居住防震棚带来的安全隐患;可防止在强余震下随意居住不安全建筑所造成的二次灾害,有力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对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为应急期间较为准确地确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供依据。震后重建期间对受震建筑进行准确的震损鉴定可为安全、经济合理地进行房屋加固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因此无论对于震后应急期间的抗震救灾还是灾后重建,受震建筑的震损评估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综上所述,因为有详细的流程和指标可供遵循,有详细明确的图例可供参考,因此地震现场结构安全性评定人员不一定要具有非常丰富的安评经验也可以给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构安评结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损伤指标的震后安全性鉴定方法可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后安全性评定的客观性和提高结构震后现场安全性评定工作的效率,为震区人民提供更科学、准确、高效的结构震后安全性评定服务。本文是基于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安全评定方法研究,进行如下主要内容的研究:(1)针对目前受震建筑震损评估多为目测震损、经验判断,缺少理论依据的问题,通过9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静力滞回试验,找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震损现象与震损状态的对应关系;并考察各种常见因素(如轴压比、配箍率、纵筋配筋率、剪跨比等)对框架柱震损现象、损伤状态的影响;为后续建立震损图例集,为安全鉴定技术培训和推广提供基础素材。(2)对于上述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选取修正Park-Ang损伤指数计算得出试验损伤指,并给予OpenSEES平台模拟试验所做的框架柱,建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加载点水平位移-水平力曲线,并与试验进行对比。提出基于性态的震损分级、承载力退化关系及损伤指标,为震后应急期间的受震建筑安全鉴定提供技术支持。(3)基于OpenSEES平台,提出了基于性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损分级标准和损伤分析方法,通过云南鲁甸地震中龙头山镇中心幼儿园框架结构(实际工程及实际震害)的损伤分析,建立了构件震损现象-构件震损程度及分布-结构整体震损程度之间的关系,依此给出了基于性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损分级及安全鉴定所需的判别依据。
其他文献
岩石、混凝土、陶瓷和玻璃常常分布着大量的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在荷载作用下造成裂纹的孕育、萌生、扩展和贯通,导致介质的强度和刚度降低。开展含有裂纹缺陷的岩石破坏过程研
淤泥是一种水利、环境和土木工程中大量产生的废弃土,通过固化将其转化为土材料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再生资源化途径。在对我国不同地区淤泥的固化处理研究中,发现不同淤泥的固
矿物掺合料是指在配制混凝土时加入的改善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能性的无机矿物细粉。作为一种辅助胶凝材料,它己成为高性能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第六组分。煅烧煤矸石作为矿物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经逐渐成为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多以抛物线形式布置,为了使预应力钢筋束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采用四段抛物线法布筋,
该文在继承和发展国内外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围绕推倒分析方法、能力谱方法、地震损伤分析和地震损伤性能设计方法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提出了多种改进方法,首次探讨
钢管结构由于自身的诸多优异性能,已经在国内外各类结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与管之间的连接节点是管结构设计制作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本文对钢管节点的形式进行了详细
实时拟动力(子结构)实验方法由拟动力实验发展而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速度相关型材料的性能。与拟动力实验一样,实时子结构实验中数值积分方法是决定实验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
岩石工程中石方开挖和地下隧道的开挖为卸载条件,当前在岩体力学的计算分析中,采用的是常规加载试验得到的参数和常规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即使是在丌挖中模拟卸荷,但也是按荷
对于剪力滞问题的研究,是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于剪力效应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虽然能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往
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开始大兴水利建设,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或者计划建设,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这为改变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提供了可能,为我国北方和西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