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评价地震作用下结构遭受的损伤程度,一直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地震应急期间快速、及时、准确地做好受震建筑的震损评估是房屋安全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妥善安置灾民的一条有效途径,能够避免灾民大量居住防震棚带来的安全隐患;可防止在强余震下随意居住不安全建筑所造成的二次灾害,有力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对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为应急期间较为准确地确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供依据。震后重建期间对受震建筑进行准确的震损鉴定可为安全、经济合理地进行房屋加固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因此无论对于震后应急期间的抗震救灾还是灾后重建,受震建筑的震损评估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综上所述,因为有详细的流程和指标可供遵循,有详细明确的图例可供参考,因此地震现场结构安全性评定人员不一定要具有非常丰富的安评经验也可以给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构安评结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损伤指标的震后安全性鉴定方法可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后安全性评定的客观性和提高结构震后现场安全性评定工作的效率,为震区人民提供更科学、准确、高效的结构震后安全性评定服务。本文是基于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安全评定方法研究,进行如下主要内容的研究:(1)针对目前受震建筑震损评估多为目测震损、经验判断,缺少理论依据的问题,通过9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静力滞回试验,找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震损现象与震损状态的对应关系;并考察各种常见因素(如轴压比、配箍率、纵筋配筋率、剪跨比等)对框架柱震损现象、损伤状态的影响;为后续建立震损图例集,为安全鉴定技术培训和推广提供基础素材。(2)对于上述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选取修正Park-Ang损伤指数计算得出试验损伤指,并给予OpenSEES平台模拟试验所做的框架柱,建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加载点水平位移-水平力曲线,并与试验进行对比。提出基于性态的震损分级、承载力退化关系及损伤指标,为震后应急期间的受震建筑安全鉴定提供技术支持。(3)基于OpenSEES平台,提出了基于性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损分级标准和损伤分析方法,通过云南鲁甸地震中龙头山镇中心幼儿园框架结构(实际工程及实际震害)的损伤分析,建立了构件震损现象-构件震损程度及分布-结构整体震损程度之间的关系,依此给出了基于性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损分级及安全鉴定所需的判别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