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在1986年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勤曾经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载体和工具,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有效“媒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桥梁”。因此,本文把教材能否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教会学生自主地学习,即教材能否承担起“学材”的功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基于“学材化”视角,对三个版本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提出编写“学材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建议。首先界定了“学材”与“教材”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列举了从事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综述了国内外对教材“学材化”研究的文献.然后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三套,从编写理念、教材结构、教材系统、各个版本的修订四个方面,以“学材化”为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使用建议和编写建议。希望广大教师选准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学材化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以生为本、自学化、生活化、人文化、美学化、文学化、思维化、知识化、系统化的原则。除了必要的选文集锦外,学材化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还应该有演示性的思考、搀扶式的练习、足够的训练和大量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