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高血压作为现代人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运动疗法对高血压的降压效果逐渐得到公认,但运动处方的个性化及运动强度的制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步行运动负荷对原发性Ⅰ、Ⅱ级及临界高血压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步行锻炼干预措施,探讨步行运动对其血压、身体成分及脂代谢的影响,为科学制定高血压运动处方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部分原发性Ⅰ、Ⅱ级及临界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步行锻炼前做健康检查、问卷调查,拟了解其高血压家族史,排除其他合并症;并通过运动负荷试验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高血压患者40名,其中男11名,女29名,平均年龄57.68±5.39岁。全部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在运动干预期间不改变所有受试者的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运动方式为步行,每周5次,每次60分钟,共运动20周。运动强度为最大心率的60%,每人发放计步器,以平均日常1小时活动量为基础增加5%作为干预期间1小时的活动量;以平均日常1天活动量为基础增加10%作为干预期间1天活动量。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运动前、运动20周后分别测试:1)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身体脂肪百分率及派生指标体重指数、腰臀比;2)生理指标:安静血压、脉搏、心电图;3)生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运动12周后测试身体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研究结果:步行锻炼12周后、20周后血压较运动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改善,收缩压下降18.17mmHg (P<0.001),舒张压下降6.03mmHg (P<0.001),脉压差减少12.14mmHg (P<0.001)。体脂率、体重指教、腰围、臀围分别与运动前相比均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腰臀比没有显著性变化。总胆固醇降低,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的趋势;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没有显著性变化。研究结论:1.采用60%的最大心率结合计步器监控原发性Ⅰ、Ⅱ级及临界高血压患者步行锻炼有明显的降压作用;2.步行锻炼可以优化原发性Ⅰ、Ⅱ级及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成分组成,从而减小高血压的危险因素;3.步行锻炼可以调节原发性Ⅰ、Ⅱ级及临界高血压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