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化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选择;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提升。城镇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召开的经济会议更是强调了要加强城镇化建设,将城镇化建设认定为主要任务。城镇化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包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改变。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也包括生产要素的集聚、生活方式、价值观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迁移,使城镇人口增多,同时经济活动也相应的增多并聚集在一起,条件的成熟引发创新活动。从以往学者的研究来看,城市是创新活动的聚集地,创新活动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可以促进本地区的创新发展,形成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安徽省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和人口大省,比较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重大战略平台的推进,安徽省从本省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安徽省科技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本文正是想通过深入研究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仅从定性的方面,更从定量分析方面入手,明确城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指出安徽省城镇化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必要措施。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其它省份城镇化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宝贵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文章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首先,在定性分析方面,主要结合国内外关于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对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明确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内涵,借鉴其他国内外学者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综合分析安徽省城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其次,在定量分析方面,主要选取了代表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运用SAS软件,对安徽省城镇化和技术创新能力两组变量的数据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确定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性,在明确了安徽省城镇化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数量关系之后,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情况,可以预测技术创新的发展,因而可以针对安徽省城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措施。同时对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展望。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介绍研究的路线和主要研究方法,另外通过文献综述简述国内外关于城镇化和技术创新能力关系问题的研究,并指出本文可能产生的创新点;第二章着重介绍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安徽省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同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找出安徽省城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第五章是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出安徽省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并为其他省份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使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第六章在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指出不足,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化了外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有较大的优势;并通过精度分析该方法可达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
随着2001年安达信-安然的倒闭,萨班斯法案的随后出台,到最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德勤-科龙一案展开听证会,以及中央青山普华永道因与嘉娜宝、三洋电机、日兴证券共同谋划
现如今在新形势下,西方资本主义不良思潮对高校各群体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渗透,对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产生威胁.高校必须通过党建工作加强对各项事业的引领,抢占意识形态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益的深化,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国有企业现在正处于市场转型期,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如何将人力资源价值转化为企业生产利润,成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中国邮政也不例外,独立运营以来,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不断深化改革,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狠抓经营发展,业务收入规模和效益稳步提高,企业核心
声誉对企业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良好声誉的形成,无不是靠长期积累与细心维护.但是在危机频发的时代,一次处理不当的危机就会彻底摧毁企业声誉,使企业的辛苦与努力付诸流水.
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以协凋和平衡彼此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 作为自然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