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体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选择;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提升。城镇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召开的经济会议更是强调了要加强城镇化建设,将城镇化建设认定为主要任务。城镇化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包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改变。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也包括生产要素的集聚、生活方式、价值观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迁移,使城镇人口增多,同时经济活动也相应的增多并聚集在一起,条件的成熟引发创新活动。从以往学者的研究来看,城市是创新活动的聚集地,创新活动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可以促进本地区的创新发展,形成创新活动的良性循环。安徽省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和人口大省,比较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重大战略平台的推进,安徽省从本省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安徽省科技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本文正是想通过深入研究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仅从定性的方面,更从定量分析方面入手,明确城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指出安徽省城镇化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必要措施。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其它省份城镇化建设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宝贵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文章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首先,在定性分析方面,主要结合国内外关于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对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明确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内涵,借鉴其他国内外学者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综合分析安徽省城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其次,在定量分析方面,主要选取了代表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运用SAS软件,对安徽省城镇化和技术创新能力两组变量的数据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确定城镇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性,在明确了安徽省城镇化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数量关系之后,根据城镇化的发展情况,可以预测技术创新的发展,因而可以针对安徽省城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措施。同时对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展望。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介绍研究的路线和主要研究方法,另外通过文献综述简述国内外关于城镇化和技术创新能力关系问题的研究,并指出本文可能产生的创新点;第二章着重介绍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安徽省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同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找出安徽省城镇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第五章是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出安徽省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并为其他省份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使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第六章在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指出不足,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