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异丙酚用于生殖中心取卵手术的效果比较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小儿外科医生Nicho提出,直至1970年,首个日间手术中心于美国成立。目前,日间手术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手术管理模式。中国由于其庞大的就医人群和相对匮乏的医疗资源,日间手术近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为满足日间手术快速周转的需求,麻醉中常使用起效快、恢复迅速、术后残余作用少的药物。虽然异丙酚是日间手术的主要静脉麻醉药,但由于异丙酚不具备镇痛作用,故常需辅以镇痛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等。由于这些药物与异丙酚合用后呼吸抑制明显,麻醉过程中需并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纳布啡是一种激动-拮抗型吗啡类药物,有着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呼吸抑制的优点,成瘾性低等优点,镇痛强度与吗啡相当。目前,纳布啡能否安全有效应用于生殖医学中心全麻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通过选择择期行卵巢穿刺取卵术的患者,比较不同剂量纳布啡在取卵手术过程中的镇痛镇静效果,其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同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探索纳布啡用于日间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合适剂量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意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异丙酚用于生殖中心全麻取卵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1.选取本院生殖中心全麻下行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取卵术患者200例,年龄22-4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45kg-65kg。  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0):盐水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对照组(S组)、纳布啡1组(N1组)和纳布啡2组(N2组)。  3.手术开始前10分钟N1组和N2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1mg/kg及0.2m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0.1ug/kg,3组用药均稀释至20ml,C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4组患者均于术前予托烷司琼4.48mg,卵巢穿刺开始前使用异丙酚(2mg/kg),术中根据患者体动情况追加异丙酚,每次追加量0.5mg/kg,可重复追加。  4.观察4组患者在入室时(T1)、使用镇痛药物后5min(T2)、卵巢穿刺时(T3)、手术过程中(T4)、术毕(T5)、睁眼时(T6)、离床时(T7)、术后30min(T8)、离院时(T9)各个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体动发生率、异丙酚总使用量以及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T7~T9)的Ramsay镇静评分和疼痛NRS评分。随访患者术后当天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率及患者活动情况。  结果:  1.各组患者的MAP、HR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S组及N2组在T3及T4时呼吸频率及血氧值显著下降(P<0.05),其余各个时间点的呼吸频率血氧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与C组相比,S组、N1组及N2组的异丙酚总量显著减少(P<0.05),术中体动以及因体动暂停手术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减(P<0.05),S以及N2组的手术时间更短(P<0.05);4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各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间点的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N1组和N2组在T8、T9和术后6h时疼痛NRS评分较低(P<0.05);与S组相比,N1组与N2组在T9和术后6h时疼痛NRS评分较低(P<0.05)。与C组及S组相比,N1组和N2组术后随访时,因疼痛致活动受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4.不良反应方面,与C组相比,N1组在T8时头晕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T9时嗜睡、头晕、恶心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6h时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N2组在T8、T9和术后6h嗜睡、头晕、恶心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在T9及术后6h呕吐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S组相比,C组在T8嗜睡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N1组在T8和T9嗜睡、头晕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N2组在T8、T9和术后6h时嗜睡、头晕、恶心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在T8及术后6h呕吐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N1组相比,N2组在T8和T9时头晕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6h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  结论:  纳布啡复合异丙酚可安全用于生殖科全身麻醉下取卵手术,可减少取卵术中异丙酚用量及术中体动次数,提供长时间术后镇痛,且不影响患者苏醒,以0.1mg/kg为推荐剂量,剂量增大需警惕镇静效应及恶心、呕吐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吡哆胺和替米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诱导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来自SHR胸主动脉的VSMCs,选取3~5代细胞进行实验,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前期的三维血管容积显像和声学造影方法对移植肾稳定组及术后并发症组的血流灌注进行了研究,本课题是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应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常规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评价怀疑新生儿早发脓毒症(early-onset sepsis,EOS)经验性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2015年6月至2015年7月入院即怀疑EOS者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