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小鼠HIF-1α/STAT3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益胃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过程中小鼠的一般状况、胃黏膜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及其对细胞信号转导通路HIF-1α及STAT3的调控机理。  方法:将5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造模组42只。空白组每日给予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0.1mL/10g,至实验结束。造模组每日给予自由饮用150ug/mL MNNG溶液,并配合150ug/mL MNNG溶液0.1mL/10g鼠重灌胃,1次/天;雷尼替丁溶液0.03g/kg鼠重灌胃,连续造模12周。两种药物联合共同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小鼠模型。在造模结束期随机抽取2只小鼠观察其全身情况及胃黏膜病理变化等。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维酶素组及益胃化瘀汤大、中、小剂量组。空白组每日给予正常饮食;模型对照组灌胃(ig)生理盐水(NS)10mL/kg;维酶素组予以维酶素混悬液0.1mL/10g(即维酶素0.31g/kg)灌胃,1次/d;益胃化瘀汤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分别ig2.50g/ml、1.03g/ml、0.52g/ml的药液(以NS配成),给药量均为0.1mL/10g,连续给药8周(56d),各鼠处死,取胃组织,经4%中性缓冲多聚甲醛固定,制备组织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病理变化及STAT3和HIF-1α指标。  结果:维酶素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均好于模型组。空白组小鼠全程阶段无死亡,死亡率最低;模型对照组死亡9只。免疫组化检测蛋白含量发现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中STAT3和HIF-1α表达明显高于益胃化瘀汤各组,益胃化瘀汤各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说明益胃化瘀汤抑制了STAT3和HIF-1α转导通路。  结论:益胃化瘀汤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小鼠的一般情况,降低其死亡率,逆转胃癌前病变的病理变化,防治胃癌的发生发展。益胃化瘀汤明显改善CAG小鼠的一般状态和胃黏膜病理形态。益胃化瘀汤可能通过抑制STAT3/HIF-1α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细胞凋亡、保护胃黏膜,从而起到治疗CAG的作用从而起到逆转CAG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11年9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推行十周年的日子。回望十年,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全面绽放。这场以“课程”名义推行的改革,影响的何止是课程!它关
案例“叮咚、叮咚、叮咚叮咚”,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打断了正在备课的我。“是谁呀,都快十一点了……”我一边嘀咕,一边向门口走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PLGC的动物模型,使用金果胃康胶囊对PLGC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探讨金果胃康胶囊对PLGC大鼠HSP27及MAD2蛋白的表达,以及金果胃康胶囊对PLGC的作用机制,为金果胃康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alardegeneration,ARMD),是危及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黄斑病变,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并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退行性致盲眼病。随着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