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制造业企业的投资效率问题以及分析对投资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公司财务管理中,有三个重要的部分,即投资、融资以及股利分配。而在三者之中,投资是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投资效率的高低与否直接决定着公司价值的增加与否。在当今不是很完善而且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很难考虑到投资决策的方方面面,也很难实现公司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产生非效率投资问题: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倾向于把代理成本和融资受限作为引起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两大主要原因。根据现代财务理论,作为企业监督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利政策具有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股利信号传递的功能,对应的形成了两种理论,即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因此,上市企业相关股利政策必然会对企业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相关的各项制约机制还不是很完善,把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的股利分配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股利分配情况进行相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是:我国的股利分配水平比较低,股利分配的连续性比较差,另外股利分配受外部融资的影响程度比较高。根据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目前的股利分配情况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鉴于此,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股利理论很有可能不适用于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基于以上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自由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情况,然后将自由现金流假说,股利代理成本理论以及信号传递理论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信息相联系,希望能够以此分析出股利相关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情况,并提出了四个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