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 72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两个冷敏感程度不同的辣椒品种的幼苗(Capsicum annuum L.)为试材,研究了偏低温弱光和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幼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偏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的叶片生长指数和株高影响很小,甚至比对照的增长量还高,而临界低温弱光导致两个指标显著降低;两个品种的茎粗、根鲜重、根干重、根干鲜重比以及冠鲜重、冠干重和冠干鲜重比在低温弱光下都降低;偏低温弱光使陇椒2 号和七寸红的根冠比下降,但陇椒2 号的降低程度较轻,临界低温弱光对七寸红的根冠比几乎没有影响,而陇椒2 号的根冠比则升高。总之,偏低温弱光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而临界低温弱光则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低温弱光导致辣椒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程度的下降,胞间浓度CO2(Ci)浓度上升,而气孔限制值(Ls)则下降,引起Pn 下降的原因是非气孔因素;叶绿素a(Chla)含量、叶绿素b(Chlb)含量、叶绿素(a+b) [Chl (a+b)] 含量以及叶绿素(a/b)[Chl (a/b)]都降低;低温弱光胁迫后辣椒幼苗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天线转化效率(Fv ’/Fm’)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但偏低温(19℃/12℃)90μmol?m-2?s-1 弱光处理下几乎不下降;同时,吸收光强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部分(Prate)减少,而天线热耗散(Drate)和反应中心的能量耗散(Ex)比例上升,但天线热耗散为主要的过剩光能分配途径。从整体看,临界低温弱光使上述参数变化的程度要比偏低温弱光明显,而弱光的作用在不同的低温区影响不同。无论是在偏低温弱光还是在临界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max)和表观量子产额(AOY)下降;CO2补偿点(CCP)升高,而CO2 饱和点(CSP)、CO2 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max)以及羧化效率(CE)下降;温度补偿点降低;光合作用启动时间(STP)延长。在偏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有着更高的光与CO2 利用能力和利用效率,光合作用启动时间较短,但温度补偿点较高。随着低温弱光胁迫程度和时间的增加,辣椒幼苗叶片中POD 活性提高,但SOD和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就温度而言,临界低温(15℃/8℃)比偏低温(19℃/12℃)对植株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偏低温(19℃/12℃)下,弱光90μmol?m-2?s-1 使POD 活性上升更大,而SOD 和CAT 活性的下降、MDA 含量的增加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大更小,而在临界低温(15℃/8℃)下则相反。陇椒2 号耐低温弱光能力强,各项指标均优于七寸红。
其他文献
本文就青海省博物馆馆藏玉雕卧马摆件的年代问题,通过横向对比各个时代马型文物的特征,从外形、用料、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考究与探讨,最终得出结论——该玉马时代应当不是唐代,
目的 本研究设计慢速程序冷冻法冻融人成熟卵母细胞(MII期)与未成熟卵母细胞(GV/MI期),分析冻融后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及影响卵母细胞冻融后发育潜能的原因,进而确立“冷冻
随着网络的兴起,尤其是Internet(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普及,基于网络的教学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话题。与此同时,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日益显示其重要性。网络所提
在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为了方便人们获取知识,一些公共场合都建立了类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虽然现在是计算机盛行的时代,电子产品大行其道,但是仍然有许多人愿意去
通过对刘桥矿区主要含水层的环境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各含水层δ18O值为-5.51‰~-10.87‰,平均-9.34‰;δD值为-56.3‰~83.4‰,平均-71.48‰,且δD与δ18O值自浅到深依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和数据分析法,以欧洲发达国家德国为例,对比中外健身业发展轨迹、俱乐部服务和构造、发达原因以及存在的各种负面隐患进行分析,并以促进中国健身业发
危机治理已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建构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危机治理模型、实现社会的有效参与,是处理危机的重要环节。政治文化建设和公民社会发育作为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土
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乡村的民间信仰长期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且伴随乡村经济转型与多元文化观念影响,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中国乡村
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环境立法大量增多,环境法制建设也有一定改善,但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
反拨作用通常指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根据其影响的性质,反拨作用有正、负之分。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反拨作用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国内,与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