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两个冷敏感程度不同的辣椒品种的幼苗(Capsicum annuum L.)为试材,研究了偏低温弱光和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幼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偏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的叶片生长指数和株高影响很小,甚至比对照的增长量还高,而临界低温弱光导致两个指标显著降低;两个品种的茎粗、根鲜重、根干重、根干鲜重比以及冠鲜重、冠干重和冠干鲜重比在低温弱光下都降低;偏低温弱光使陇椒2 号和七寸红的根冠比下降,但陇椒2 号的降低程度较轻,临界低温弱光对七寸红的根冠比几乎没有影响,而陇椒2 号的根冠比则升高。总之,偏低温弱光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而临界低温弱光则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低温弱光导致辣椒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程度的下降,胞间浓度CO2(Ci)浓度上升,而气孔限制值(Ls)则下降,引起Pn 下降的原因是非气孔因素;叶绿素a(Chla)含量、叶绿素b(Chlb)含量、叶绿素(a+b) [Chl (a+b)] 含量以及叶绿素(a/b)[Chl (a/b)]都降低;低温弱光胁迫后辣椒幼苗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天线转化效率(Fv ’/Fm’)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但偏低温(19℃/12℃)90μmol?m-2?s-1 弱光处理下几乎不下降;同时,吸收光强分配于光化学反应的部分(Prate)减少,而天线热耗散(Drate)和反应中心的能量耗散(Ex)比例上升,但天线热耗散为主要的过剩光能分配途径。从整体看,临界低温弱光使上述参数变化的程度要比偏低温弱光明显,而弱光的作用在不同的低温区影响不同。无论是在偏低温弱光还是在临界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max)和表观量子产额(AOY)下降;CO2补偿点(CCP)升高,而CO2 饱和点(CSP)、CO2 饱和时的光合速率(Amax)以及羧化效率(CE)下降;温度补偿点降低;光合作用启动时间(STP)延长。在偏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有着更高的光与CO2 利用能力和利用效率,光合作用启动时间较短,但温度补偿点较高。随着低温弱光胁迫程度和时间的增加,辣椒幼苗叶片中POD 活性提高,但SOD和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就温度而言,临界低温(15℃/8℃)比偏低温(19℃/12℃)对植株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偏低温(19℃/12℃)下,弱光90μmol?m-2?s-1 使POD 活性上升更大,而SOD 和CAT 活性的下降、MDA 含量的增加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大更小,而在临界低温(15℃/8℃)下则相反。陇椒2 号耐低温弱光能力强,各项指标均优于七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