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再次生育结局的影响。 方法:全面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收集比较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相关临床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各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5月,检索语言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文献检索完成后,由2名小组成员依照预先拟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并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最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后患者的自然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持续性异位妊娠等的发生率,meta分析的结果用森林图显示。最后进行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本研究的计划书注册在 PROSPERO,注册号为CRD42015017545。 结果:经过逐层筛选最后纳入15篇文献进行 meta分析,其中 RCT研究3篇;队列研究12篇,共包含1835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如下:RCT亚组与队列亚组 meta分析结果均显示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术后自然宫内妊娠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 RCT亚组 RR=1.03,95%CI=0.90-1.17, P>0.05;队列亚组 RR=1.11,95%CI=0.98-1.25, P>0.05。再次异位妊娠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相比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其中 RCT亚组 RR=1.33,95%CI=0.81-2.17, P>0.05;队列亚组RR=1.22,95%CI=0.93-1.61,P>0.05。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切除术(RR=11.61,95%CI=3.17-42.46, 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当随访时间大于三年时,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RR=1.62,95%CI=0.95-2.74, P<0.05);来自欧洲的人群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RR=1.82,95%CI=1.11-2.98, P<0.05)。只有1项研究对术后卵巢功能变化进行了比较,提示切除输卵管会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结论:对侧输卵管正常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相比,术后的自然宫内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无差异;但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切除术。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受随访时间、人群种族等的影响。输卵管的去与留不仅与患者的生育功能相关,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也值得探讨。在选择手术方式做出临床决策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