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石质葬具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v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时期的石质葬具多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中,帝王陪葬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该时期石质葬具资料的不断积累,为研究当时的等级制度和丧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文以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和墓志为基础,依据墓葬纪年和石椁、石棺、石棺床的形制差别将隋唐石质葬具分为三期。早期,石质葬具种类延续北朝风格,悬山顶逐渐被庑殿顶取代,歇山顶、硬山顶、拱顶类石棺椁与庑殿顶并存。使用石棺床的墓主等级同使用石椁的墓主等级相当。中期,石棺和石棺床的使用减少,集中出现使用庑殿顶石椁的双室砖墓。皇帝或权势人物为体现其特权对先前非正常死亡的亲属进行大肆改葬。晚期,使用石质葬具的墓主身份出现多样化,虽然墓主等级总体上在三品以上,但此时的石质葬具逐渐不再具有等级象征。根据文献、墓志中记载唐代赠赐东园秘器的墓主,结合考古发掘情况,认为唐代的东园秘器应为皇帝赠赐给墓主的丧葬类用具。根据石质葬具的分期情况看,在早期石质葬具的使用较符合墓主等级。中期出现特权葬制,人为地提高墓主等级,使用高规格的葬制。晚期石质葬具的使用逐渐不受丧葬令的限制。总体看来,石质葬具的使用是属于特殊的葬制,绝大部分是经统治者赠赐给墓主使用的,其发展状况体现了当时丧葬活动重心由葬转至丧的习俗变化;也体现了隋唐对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融合。
其他文献
骨耜的真正用途是认定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发展阶段的关键,考古发掘新证据说明骨耜用来深掘灰坑和柱洞,它与干栏式建筑密不可分。生物学分析表明栽培稻是野生稻的一个亚种,栽
<正>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就有着友好往来和传统友谊。二千多年来,我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通过“香料之路”这条海路交通,与阿拉伯人民进行着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正>师: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生1:告诉我们待人要诚信,做事要恪尽职守,赞扬信客高尚的人格。师:课文在今天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确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祛痰止咳等基础
一种新型纸纱复合袋,可回收利用又可天然降解,强度比传统纸袋更高。这种纸袋先是经过制袋机上纸、布纱、折边、翻边、上胶、控温、剪切后生成袋筒,再由糊底机将袋筒两端糊口,
在法律方法演进的过程中,司法能动性的开启是中国法治发展的必然,并将逐步地成为法律方法的基础。司法能动性的特征与司法被动性的特征并存而且统一于整个民事诉讼过程,必将
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战争生活"主题单元有五篇课文,分别是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
<正>我现任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并负责数学教学工作,这个班我从一年级就开始教起。在这近两年的教学中,有使我欣慰的学生,也有使我头疼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有智力差的学生,也
<正>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力图在整体把握文本神韵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支点,牵动全文学习,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语文课堂更加原生态,真正做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