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羞怯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和社交焦虑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大量研究证实,社交焦虑个体有注意、记忆和解释三种认知偏向。羞怯的相关研究也发现了羞怯个体注意偏向、解释偏向的存在。对羞怯个体解释偏向的研究比较匮乏,已有的研究还不能够深入的揭示羞怯个体对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特点。为此,本研究包括设计了三个研究共5个实验,来探讨羞怯个体对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特点:研究1中包含一个实验,即实验1,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使用模棱两可故事情境确认羞怯个体解释偏向的存在。研究2包含两个实验。实验2a采用2(羞怯:高/低羞怯)×3(事件效价:正/中/负性事件)×2(自我相关:自我/非自我)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羞怯个体对不同效价事件类型的解释偏向的特点,同时也考察这一解释偏向跨自我/非自我相关情境的差异。实验2b在实验2a的基础上,采用2(羞怯:高/低羞怯)×2(解释类型:积极/消极解释)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面对与自我相关的负性事件,被试积极解释偏向和消极解释偏向的具体特点。研究3包含两个实验。实验3a采用2(羞怯:高/低羞怯)×2(情境清晰度:清晰/模糊情境事件)×2(自我相关:自我/非自我)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羞怯个体对不同清晰度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同时考察其跨自我-非自我相关条件下的一致性。实验3b在实验3a的基础上,采用2(羞怯:高/低羞怯)×2(解释类型:积极解释/消极解释)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不同羞怯水平羞怯个体对与自我相关的模糊情境信息的积极解释和消极解释偏向的特点。综合五个实验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相对于低羞怯个体,面对中性和负性事件,高羞怯个体倾向于做出威胁性的解释偏向;对于正性事件,高羞怯个体和低羞怯个体解释偏向差异仅仅边缘显著。(2)面对的情境信息与自我相关时,被试的解释偏向高于非自我相关条件;(3)相较于低羞怯个体,高羞怯个体在清晰情境和模糊情境信息上,都存在更高的解释偏向;(4)高羞怯个体并不缺乏积极解释,而是存在较多的消极解释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