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怯个体对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羞怯是一种普遍的人格特质,和社交焦虑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大量研究证实,社交焦虑个体有注意、记忆和解释三种认知偏向。羞怯的相关研究也发现了羞怯个体注意偏向、解释偏向的存在。对羞怯个体解释偏向的研究比较匮乏,已有的研究还不能够深入的揭示羞怯个体对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特点。为此,本研究包括设计了三个研究共5个实验,来探讨羞怯个体对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特点:研究1中包含一个实验,即实验1,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使用模棱两可故事情境确认羞怯个体解释偏向的存在。研究2包含两个实验。实验2a采用2(羞怯:高/低羞怯)×3(事件效价:正/中/负性事件)×2(自我相关:自我/非自我)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羞怯个体对不同效价事件类型的解释偏向的特点,同时也考察这一解释偏向跨自我/非自我相关情境的差异。实验2b在实验2a的基础上,采用2(羞怯:高/低羞怯)×2(解释类型:积极/消极解释)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面对与自我相关的负性事件,被试积极解释偏向和消极解释偏向的具体特点。研究3包含两个实验。实验3a采用2(羞怯:高/低羞怯)×2(情境清晰度:清晰/模糊情境事件)×2(自我相关:自我/非自我)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羞怯个体对不同清晰度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同时考察其跨自我-非自我相关条件下的一致性。实验3b在实验3a的基础上,采用2(羞怯:高/低羞怯)×2(解释类型:积极解释/消极解释)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不同羞怯水平羞怯个体对与自我相关的模糊情境信息的积极解释和消极解释偏向的特点。综合五个实验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相对于低羞怯个体,面对中性和负性事件,高羞怯个体倾向于做出威胁性的解释偏向;对于正性事件,高羞怯个体和低羞怯个体解释偏向差异仅仅边缘显著。(2)面对的情境信息与自我相关时,被试的解释偏向高于非自我相关条件;(3)相较于低羞怯个体,高羞怯个体在清晰情境和模糊情境信息上,都存在更高的解释偏向;(4)高羞怯个体并不缺乏积极解释,而是存在较多的消极解释偏向。
其他文献
降水是一种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分析降水的时频分布特征,并对于未来的降水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预测,将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从而做到防灾减灾方面的未雨
提出一种基于残差评价策略的故障检测方法,在仅有系统残差数据的基础上,不依赖于系统解析模型进行故障检测,为基于数据驱动方法进行复杂系统的故障检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已成为汉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汉语课程资
第一章提出问题,分析国内外对情境体验教学的研究现状,介绍本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情境体验教学的涵义进行界定,并对操作过程进行分析梳理。情境体验教学是
语言,自从其产生之后,就一直是人类社会沟通、交流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教育,作为人类传道、授业和解惑的社会现象,自然也离不开语言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教育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