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水质与杀菌剂应用于生物粘泥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xio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达标排放的炼油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对节约新鲜水源,缓解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循环冷却水中生物粘泥大量繁殖的问题,本论文考察了循环水水质对生物粘泥异养菌数、种群结构以及优势菌种的影响,确定了水质与杀菌剂投加时间以及投加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油品泄漏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生物粘泥特性以及杀菌剂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循环水质条件下形成的生物粘泥所含异养菌数、种群结构、优势菌种均存在差异,因此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杀菌剂有针对性的控制生物粘泥的生长;(2)随着循环水营养浓度的增大,稳定性二氧化氯对生物粘泥的最佳灭活浓度逐渐增大,对粘泥的最佳剥落浓度也呈现增大趋势;(3)异噻唑啉酮对生物粘泥的灭活效果受循环水水质条件影响不大,对粘泥的剥落效果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小;(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水质条件下生物粘泥空间结构、密度、厚度以及孔隙率的不同,发现当CODCr质量浓度为50mg·L-1时,生物粘泥的孔隙率较大,结构松散;当CODCr质量浓度为150mg·L-1时,生物粘泥结构致密,呈片状。这些微观结构特征对于解释循环水水质条件与杀菌剂杀菌效果的相关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5)模拟油品泄漏3天,随着油品泄漏浓度的增大,不同水质条件下的生物粘泥脱氢酶活性均降低。说明粘泥脱氢酶活性与水中溶解性石油类含量成反相关性,溶解性石油类含量越大,粘泥活性越低。同时,生物粘泥的湿重、干重、可挥发性生物量、机械强度均与水中溶解性石油类浓度成反相关性;(6)油品对循环水中生物粘泥存在毒害作用,与杀菌剂共同作用杀灭生物粘泥。然而,杀菌剂的剥落效果不受油品浓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时代的进步,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正在逐步消失,有的已属濒临灭绝,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予以抢救和保护,是对民族和子孙后代的一种犯罪。
创新是每一个行业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对于陶瓷雕塑行业来说同样如此。中国的陶瓷工艺源远流长,拥有长达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制作工艺受到极大的限制,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我们伟
<正>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席汉氏综合征10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发病年龄:20~29岁4例,30~39岁者5例,40岁以上者1例。病程:5年者4例,5~10年者5例,10年以上者1例。病史:均有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地方综合性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评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实践,以评估学生培养质量为目的,提出了行业、企业、校友和家长多方参与的评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
将微视频合理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在翻转理念下,对微视频进行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对翻转理念及
痛风诊断的金标准依赖于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关节滑液或痛风石中发现尿酸盐结晶。新型影像学技术如超声、双能CT正逐渐取代有创性的滑液检查,成为辅助诊断的有力工具,也期待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