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休闲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现象,又是当代的时尚话题,更是社会(特别是中高收入阶层)消费热点。在西方,2500多年前,亚力士多德便提出“休闲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休闲的人才是幸福的”等思想。但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物质条件的局限,休闲不可能在那时形成产业,休闲学也不可能离开物质基础而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正如保罗·朗格让所说:“就休闲的现代形式、范围、内容来看,它是大工业社会的产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行为逐渐普及,休闲学进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对休闲行为进行研讨分析。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经营活动中动植物养殖技术、农林渔牧产品、农家生活、农村文化以及农村自然生态景观所隐含的观光、休闲、调节身心健康、教育等功能,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新时期农业综合经营方式。作为休闲产业的一个分支,它在沿海发达省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山西省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本文以休闲学理论为出发点,以山西省发展休闲农业为落脚点,以休闲农业产业化为实践目标,以农业生产非农业化为思路,意在表达以下观点:1、休闲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突出。2、休闲农业应当是山西休闲产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3、发展休闲农业的办法是使休闲农业企业规模经营、综合经营,将休闲农业产业化,并使之与其它相关休闲产业整合,提高经营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产业优势,提升山西休闲农业对休闲者的吸引力。为此文章以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省市的休闲农业经营为借鉴,进行了以下的分析与论证:第一部分以理论研究为重点,界定了休闲、休闲学、休闲产业、休闲农业在本文中的含义;根据两个标准划分了休闲农业的种类;分析了休闲农业的功能;讲述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接着,对国内外的休闲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山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基本情况进行了简介。第二部分则以山西省区域经济为出发点,论述了发展休闲农业的经济背景、原因以及发展的思路。本文认为山西省发展休闲农业的思路应当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商业企业与农户的经济协作为基础,与地方政府的扶持休闲农业政策相结合,走休闲农业产业化道路,使休闲农业在山西健康、有序发展,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章分别从政府、市场、行业协会、企业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政府部门要及时转变观念,正确对待休闲农业,把省内的休闲农业发展提高到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政策扶持、研究,正确引导舆论,为山西休闲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企业经营休闲农业要走产业化道路。关于企业走产业化道路的分析分为以下两点:首先是从产业内宏观角度出发,建立行业协会来统一、协调企业行为。其次从企业个体角度出发,对业内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策略上进行了详细剖析。通过以上分析,完成了“钻石理论”的四要素分析,说明在山西要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的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市场竞争方面通盘考虑,才能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休闲产业。随后,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在现实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第三部分提出了山西省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个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践中必须注意政策效应,注重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时保护其他经济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防止没有竞争或过度竞争,才能使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使之成为一个能为山西省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