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啃下农村发展的“硬骨头”,必须要破解农村致贫难题。重庆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6万户185.1万人,未脱贫4.6万户,其中因病致贫返贫2.55万户,在所有致贫因素中,因病致贫已是农村贫困人口主要的致贫原因。通过对重庆市文献资料、经济数据、人口情况、实地调查等的了解,发现重庆市在健康扶贫政策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思想观念落后,影响就医行为,村民看病就医意愿低、不及时,容易导致疾病恶化,小病变成大病。其次是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不能有效满足健康需求。此外,还有疾病的束缚作用,政策设计上重救助轻预防,部分政策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对策建议:第一,少生病:防范健康风险。首先是发挥村民健康个人档案的作用,掌握农村地区居民因病致贫的情况。其次,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村卫生环境整治,营造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最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及管理,普及健康知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第二,看得上病: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其次,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家庭签约医生的作用。最后,互联网+医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第三,看得起病:“多重医疗保障”减少医疗费用支出,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措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在村民患病后能够减轻经济负担以及生活压力。第四,看得好病:主要针对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的签约管理,分类救治患病人口。第五,监督管理:主要是加强贫困识别对象监管和政策运行中的监督监管,落实中央和地方文件精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切实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