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体育盛会。奥运会不仅为主办城市和国家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强大动力,也为其迅速、有效地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宣传的窗口。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无疑给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北京市如何向世界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如何成功地举办这个全球瞩目的盛会,公共关系在其中势必要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官方组织机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简称北京奥组委)在其成立起就十分重视公共关系的作用,将“扩大中国和北京的国际影响,树立北京奥运会良好形象”定为公共关系战略目标。在其开展的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中,与新闻媒体的公共关系成为重要一环。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经概括过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三个要素:一是良好的组织工作;二是本国的体育成绩;三是媒体的宣传。随着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媒体参与热情不断升温,奥运会组委会针对新闻媒体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形式和途径也逐渐增多。经过调查,笔者梳理出北京奥组委与新闻媒体的公共关系活动如新闻发布会、媒体研讨会、媒体通气会等近20项之多,笔者综合各项活动的举办形式、举办目的从微观角度将上述活动划分为信息发布平台、培训活动、国际会议、日常工作、专项策划、双边合作、危机管理等8类。在我国,政府机关对新闻媒体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北京奥组委在开展针对国内媒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时更多地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来完成,因此在国内媒体的报道中鲜见对敏感事件的负面报道。但是北京奥组委必须要正视境外媒体的负面报道,特别是其中一些失实报道造成的恶劣影响,成为在奥运会筹备阶段北京奥组委需要谨慎处理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