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调控L02肝细胞脂肪合成代谢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WHO指出肥胖是全球成年人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肥胖相关的,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已成为营养、内分泌、消化、遗传、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探讨关注的问题。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许多的研究发现,促进NAFLD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脂肪酸的积累。棕榈酸和油酸是在血液和膳食中含量最高的两种脂肪酸。NAFLD与炎症相伴,研究炎症介质和肥胖发生的关系,对肥胖进行早期干预和靶向治疗有一定意义。研究目的:进行L02肝细胞和HepG2细胞脂肪代谢特征和模型筛选,选择最优的模型进行IL-6和脂肪代谢关联的探讨,明确IL-6在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作用,体外实验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L02肝细胞和HepG2细胞脂肪代谢特征和模型筛选。绘制L02细胞生长曲线,选出适宜细胞接种浓度进行实验。1200、600、300、150、75、37.5、0 μmol/L油酸钠和棕榈酸钠分别孵育L02肝细胞和HepG2肝细胞24h,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性和上清中IL-6含量。300、150、75和0μmol/L油酸钠分别孵育L02肝细胞和HepG2肝细胞24 h,300、150、75和0μmol/L棕榈酸钠孵育HepG2肝细胞24 h,150、75、37.5和0μmol/L棕榈酸钠孵育L02肝细胞24 h,油红染色观察细胞脂质蓄积情况,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TLR2)和TLR4的表达。分别使用完全培养基和不完全培养基稀释油酸钠,以300、75和0μmol/L油酸钠孵育L02肝细胞,24h后取上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6,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上清液中FFA,油红O染色试剂盒进行细胞脂质沉积染色。第二部分,IL-6与L02肝细胞脂肪代谢关联。将L02肝细胞与1200、600、300、150、75、37.5、0μmol/L油酸钠孵育24小时,并收集上清液检测IL-6。将300、150、75μmol/L 和 0 油酸钠孵育 L02 肝细胞 0、0.5、1、2、4、6、8、10、12、16、18、20、22、24h。收集上清液并离心,检测上清中的IL-6和FFA;BODIPY 493/503对L02肝细胞进行染色观察脂质蓄积情况。300μmol/L油酸钠孵育L02肝细胞0、0.5、1、2、4、6、8、10、12、14、16、20、24h,油红 O 染色试剂盒对 L02 肝细胞进行染色,评价脂质蓄积情况。第三部分,IL-6在L02细胞脂肪变性中的作用。完全培养基稀释IL-6浓度为400、100、25、6.250、1.563、0.391、0.098、0.024、0.006pg/mL 和 0pg/mL IL-6,加入到L02肝细胞中。每个浓度12个平行孔,孵育24h,每个浓度取6个孔,吸取上清后,加入CCK-8溶液,在温箱中孵育2h,酶标仪检测450nm吸光度值;剩余6个孔,弃去上清,底部细胞做油红染色。10%BSA培养基稀释IL-6浓度为100、33.3、8.325、2.081、0.520、0.130、0.033、0.008、0.002pg/mL 和 0pg/mLIL-6,加入到L02肝细胞中。每个浓度12个平行孔,孵育24h,每个浓度取6个孔,吸取上清后,加入CCK-8溶液,在温箱中孵育2h,酶标仪检测450nm吸光度值;剩余6个孔,弃去上清,底部细胞做油红染色。25pg/mL和2.5pg/mL IL-6以及完全培养基溶液加入到L02细胞中,每个浓度7个复孔,孵育过夜,弃去上清,BODIPY 493/503和DAPI试剂染色,ImageJ软件计算同一个视野的绿色和蓝色荧光面积,并计算比值,代表脂质蓄积情况。油酸钠高低浓度分别为300μmol/L、75μmol/L,IL-6高低浓度为25pg/mL、2.5pg/mL,实验设7个组,即油酸钠高浓度IL-6高浓度组,油酸钠高浓度IL-6低浓度组,油酸钠高浓度组,油酸钠低浓度IL-6高浓度组,油酸钠低浓度IL-6低浓度组,油酸钠低浓度组,无油酸钠无IL-6组,孵育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L02肝细胞脂质沉积和CD36表达情况。第四部分,siRNA阻断IL-6的转录对CD36表达和脂肪合成的影响。IL-6 siRNA转染L02肝细胞,RT-PCR检测细胞内IL-6 mRNA转录情况;油红染色观察IL-6 siRNA加入后对油酸钠引起L02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另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36表达和脂质蓄积情况。研究结果:1.随着油酸钠浓度增加,细胞活性下降,细胞生长抑制率升高。与无油酸钠无棕榈酸钠组细胞相比,1200、600、300、150μmol/L油酸钠孵育L02细胞上清中IL-6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75μmol/L油酸钠孵育L02细胞上清中IL-6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00μmol/L实验组IL-6含量高于600μmol/L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0μmol/L实验组IL-6含量显著高于300μmol/L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00、600、300 μmol/L棕榈酸钠实验组细胞上清中IL-6含量显著高于无棕榈酸钠无油酸钠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00μmol/L实验组IL-6含量显著高于600μmol/L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0μmol/L实验组IL-6含量显著高于300μmol/L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0μmol/L实验组IL-6含量显著高于150μmol/L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0、150和75μmol/L油酸钠干预L02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无油酸钠无棕榈酸钠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和P<0.01),300μmol/L油酸钠显著升高HepG2肝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μmol/L棕榈酸钠作用于HepG2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无油酸钠无棕榈酸钠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150和75μmol/L油酸钠分别孵育L02肝细胞和HepG2肝细胞24 h,300、150和75μmol/L棕榈酸钠孵育HepG2肝细胞24 h,150、75和37.5μmol/L棕榈酸钠孵育L02肝细胞24 h,油红染色观察到脂滴在细胞蓄积,无油酸钠无棕榈酸钠对照组细胞油红染色无明显脂质蓄积。300和150μmol/L油酸钠干预L02肝细胞TLR2表达显著高于无油酸钠无棕榈酸钠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5);300和150 μmol/L棕榈酸钠干预L02细胞TLR2表达显著高于无棕榈酸钠无油酸钠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表达未见显著上升。油酸钠各剂量组和棕榈酸钠高剂量组L02肝细胞SIRT1蛋白表达低于无棕榈酸钠无油酸钠对照组,油酸钠高中低剂量组和棕榈酸钠高中剂量组L02肝细胞和HepG2肝细胞NF-κB p65表达高于无棕榈酸钠无油酸钠对照组,油酸钠高剂量组和棕榈酸钠中剂量组PPARγ表达显著高于无棕榈酸钠无油酸钠对照组。MEM完全培养基溶解油酸钠孵育L02细胞上清中IL-6含量随油酸钠含量降低而降低,而10%BSA MEM培养基溶解油酸钠孵育L02肝细胞上清中IL-6含量与油酸钠则没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10%BSA MEM培养基孵育细胞,各个剂量油酸钠引起L02肝细胞脂质蓄积程度要低于完全培养组,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要差于MEM完全培养基组细胞。综上,300μmol/L油酸钠孵育L02肝细胞脂质沉积模型最佳。2.随着油酸钠孵育时间的延长,L02肝细胞上清中IL-6的浓度增加。油酸钠孵育L02肝细胞24小时后,细胞上清中IL-6浓度随着油酸钠的孵育浓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油酸钠孵育L02细胞时间的延长,上清液中的FFA含量降低。随着油酸钠孵育浓度的提高和孵育L02细胞时间延长,L02肝细胞脂质蓄积程度增加。从2小时开始,300μmol/L油酸钠孵育L02肝细胞后油红染色加深。3.在10%BSA不完全培养基中,IL-6浓度从0.033pg/mL开始,随着浓度上升,L02细胞的活性逐渐降低。100pg/mL IL-6在完全培养基中对L02细胞无抑制作用。IL-6溶解在10%BSA不完全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中孵育L02细胞,油红染色都观察到L02细胞脂质蓄积现象。BODIPY 493/503和DAPI染色观察IL-6引起L02细胞脂质蓄积情况发现25pg/mL IL-6处理组细胞脂质沉积情况显著高于无IL-6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pg/mL IL-6处理组细胞脂质沉积情况显著高于2.5pg/mL IL-6处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pg/mL IL-6显著升高300μmol/L油酸钠和75μmol/L油酸钠诱导的细胞脂质蓄积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qPCR结果表明IL-6 siRNA均抑制L02肝细胞IL-6的转录,未检测到IL-6 mRNA;IL-6 siRNA加入后,上清中IL-6含量减低,但未见显著性差异。IL-6转录受到抑制后,CD36表达受到抑制,脂质合成受到抑制。研究结论:1.筛选的油酸钠干预L02肝细胞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模型适用于IL-6与脂肪代谢观察。油酸钠诱导L02肝细胞分泌IL-6可能通过TLR2/NF-κB作用通路实现;油酸钠诱导L02脂质蓄积与IL-6/PPARγ有关。2.油酸钠引起L02肝细胞分泌IL-6和脂质蓄积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3.IL-6可以促进L02细胞脂质合成,也促进油酸钠诱导的L02细胞脂质合成。4.本实验提示油酸钠诱导脂质合成可能与IL-6/CD36有关,IL-6和CD36之间也存在作用关系。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油酸钠诱导IL-6产生的作用通路可能为TLR2/NF-κB/IL-6,IL-6诱导脂质合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为IL-6/CD36/PPARγ,所以油酸钠诱导L02肝细胞脂质合成可能是通过TLR2/NF-κB/IL-6/CD36/PPARγ作用通路实现。
其他文献
观察,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一部分,是了解幼儿普遍且有效的手段,对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帮助教师提升观察能力,我们创新研究视角,抽样H市10所甲级、特级幼儿园的教师,发放问卷、随机访谈,分析H市幼儿教师观察素养的现状及需求。观察素养的提出"观察素养"是一个新概念。从国内文献看,学者多聚焦于观察能力的研究。国外侧重于观察法及评价工具的实践研究。关于"素养",欧盟将其界定为"适用
期刊
一、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现状与挑战观察能力是一项理论渗透实践的情境性能力。有关教师专业观察力的研究认为,观察能力包含注意和基于知识的推理两种能力。注意是指教师在多维、同步、即时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教学情境中鉴别与有效教学有关的重要事件并忽略无关事件的能力(Doyle,1977)。基于知识的推理是指教师根据教与学的专业知识对所注意到的教学事件进行解释的能力(Borko,2004)。
期刊
2021年12月6日,在张家界新投运的"风光储充换"一体站,多辆私家电动汽车正有序地进行充电。该站的投运显著提升了电动汽车充电效率,为车主省下不少时间。"风光储充换"一体站位于张家界公司本部,该站由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与蔚来汽车公司共同建设,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柔性智能充电技术和蔚来汽车第二代换电技术,
期刊
实施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是对幼儿的观察与识别,即立于"儿童发展优先"的视角,看见幼儿的学习、捕捉幼儿的发展契机。我园通过对"学习故事"和"开放性情境下建构游戏中的观察识别"两个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观察与识别能力的提升。
期刊
肝炎,严重时可能引发肝硬化或肝癌。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造成沉重的打击。无论是急慢性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工作、升学、健康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因此改变一生的命运。此外,
期刊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普及,人们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不同用户的充电需求,充电设备领域发展迅猛,产业配套环境也不断优化,“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模式已经趋于成熟。目前的充电站建设存在占用土地资源多、充电时间长、充电桩利用率低和电力资源浪费等弊端,节能、环保、高效的充换电站应运而生。本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换电设备+4G模块+云平台+电池包”搭配“插电设备+4G模块+云平台+电动汽车
研究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中医证候及证素分布特征,并分析HEp EF患者中医证素与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的相关性,为HFpEF中医辨证治疗的客观化、具体化、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HFp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和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载中药汤剂养阴舒心方治疗,两组均共干预14±3天,于治疗前后进行基本信息、中医四
目的: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癌痛平贴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为癌痛平贴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分析,阐述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癌症疼痛的认识,根据中医理论和导师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关于癌症疼痛的理论进行探讨。2.临床研究: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癌痛平贴剂组和正常给药组进行治疗,观察癌痛平贴剂对患者癌症疼痛、肿瘤进展、强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及副反应和生活
目的:考察溪黄草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溪黄草组、阳性对照组。0.1 mL/10g灌胃52°白酒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指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溪黄草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潜在有效物质成分和信号通路、分子靶点,Western-blot验证相关分子靶点。结果:溪黄草组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