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危害着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健康。我国是世界上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肝细胞癌(HCC)是主要亚型。虽然近年来原发性HCC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多数患者诊断为中晚期,预后无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低于37%。主要原因是HCC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简单、无创的早期诊断方法。因此,寻找一种无创、敏感、特异、简单易用的生物标志物,将有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sa_circRNA_104515竞争性结合miR-1303调控PLIN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NSFC818604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CHL1-AS1在人肝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NSFC815603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靶向AEG-1的miR-193a与小分子抑制剂sorafenib对肝细胞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NSFC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危害着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健康。我国是世界上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肝细胞癌(HCC)是主要亚型。虽然近年来原发性HCC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多数患者诊断为中晚期,预后无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低于37%。主要原因是HCC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简单、无创的早期诊断方法。因此,寻找一种无创、敏感、特异、简单易用的生物标志物,将有效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和预后。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调控能力的内源性非编码RNA(non-codingRNA,ncRNA)。它是由反向剪接形成的闭环结构,不易被RNA外切酶破坏,具有细胞外稳定性和进化保护,在调控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ircRNA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成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三部分研究设计,第一部分,收集NCBI GEO HCC相关circRNA高通量芯片(GSE78520,GSE94508,GSE97332),通过RobustRank Aggreg的方法筛选HCC及其配对正常组织样本间差异表达的circRNA,筛选标准:表达量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组间比较p<0.05。绘制热图,选择差异性大的候选circRNA;收集16对HCC和相邻正常组织样本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对候选circRNA进行表达水平检测验证。第二部分,选择两种肝细胞癌细胞系(Huh7、Hep3B),构建circRNA过表达载体,转染至肝细胞癌细胞系Huh7、Hep3B中,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第三部分,采用生物在线网站预测候选circRNA潜在结合的miRNA,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法验证结合位点,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1.通过RobustRank Aggreg的方法整合三个HCC芯片数据集结果发现,共有6种环状RNA(2种上调的环状RNA,hsa_circRNA_103510和hsa_circRNA_100542和4种下调的环状RNA,hsa_circRNA_102166、hsa_circRNA_0002980、hsa_circRNA_105031和hsa_circrna_100291),并且通过q PCR在16对人HCC组织标本中验证了hsa_circRNA_0002980在HCC组织中明显低表达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p<0.05;2.体外细胞功能实验表明过表达hsa_circRNA_0002980能够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增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干扰细胞周期,致使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3.生物信息学预测hsa-miR-1303、hsa-miR-877-5p、hsa-miR-142-5p均与hsa_circ_0002980存在保守的结合位点,且荟萃分析显示miR1303肝细胞癌中相对于正常肝组织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合并的sROC曲面下面积达到0.81,具有较好的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但是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不支持hsa-miR-1303与hsa_circ_0002980存在相互作用。结论:hsa_circ_000298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相对于正常非癌肝脏组织显著低表达。体外细胞功能实验表明,过表达hsa_circ_0002980能显著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干扰细胞周期,导致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hsa-miR-1303与hsa_circ_0002980可能不存在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DCEUS)在胃部肿物良恶性诊断及术前评估胃癌TNM分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的89例胃部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CEUS(口服胃肠超声造影+静脉超声造影)检查,将DCEUS检查良恶性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再将经病理证实的胃
目的:前瞻性研究Quadrant微创系统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2017-07~2019-03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中重度腰椎滑脱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采用Quadrant微创系统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治疗,称为微创组,20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开放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称为开放组。分
目的分析2008-2016年广西7个死因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布特点及死亡率时间趋势,进一步了解广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措施及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2008-2016年广西7个死因监测点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的数据,按照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国际疾病分类-10)
目的:分析正常值范围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与血脂的各个组分之间的独立相关性,主要探讨FT3在胆固醇代谢中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甲状腺功能对血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也为临床工作中及早发现并有效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线索,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南宁市某高校社区18岁以上的成年居民603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比较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Gd-EOB-DTPA MRI,简称EOBMRI)、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CECT)、增强超声检查(CEUS)和常规超声检查(US)四种不同影像方法对肝脏转移灶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的60例经组织病理学、临床指标和影像学随访检查诊断为肝脏转移瘤的患者。记录不同检查方法(EOB-MRI、CECT、CEUS和US)的肝脏转移瘤病灶数目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三种辅助治疗方法预防宫腔粘连复发的临床疗效,为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0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门诊行宫腔镜检查诊断中、重度宫腔粘连的90例患者,均有生育要求,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均为30例,入院后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A组:术后予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人工周期,B组:术后予宫腔放置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相关代谢指标的评估,探索上述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心脑血管病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住院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7925例,根据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符合要求的病例,将其分为B组(521例,2型糖尿病为主要诊断,未发生心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影响T2DM患病的因素以及VCAM1基因多态性与T2DM及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T2DM预防、发病及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研究对象1945例,其中病例组922例,对照组1023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抽血检测生化指
研究目的:探究术前NLR评分和术前Fib-4评分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根治性切除后患者的总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12月行肝癌R0切除的HBV相关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患者,以患者总生存时间为准,绘制NLR评分和Fib-4评分绘制关于肝癌预后的ROC曲线(受试者工作曲线),并由此确定NLR评分及Fib-4评分的临界值。采用卡方
研究背景心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致死病因,也是健康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一般认为,居民矿物质补充主要来自日常膳食,但居民膳食营养调查发现,从膳食摄入的矿物质都很低,部分矿物质甚至不及RNIs的一半。有研究显示饮用水可以成为钙镁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补充。硬水富含钙和镁等矿物质,在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研究报道,硬水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猝死,也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存在地理区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