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聚类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yu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极不寻常,国际金融危机也对中国各地区造成了较大影响,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调整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力度,使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总体态势。为继续保持这个良好的势头,政府要针对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扩大内需,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但需求不足仍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消费需求又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我国消费需求的地区的不平衡性,本着多数人“以收定支”的传统思想,全面加速经济的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就成为增加居民需求的前提条件。所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加大其消费倾向,减少与东部省市消费的差距是当前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特点进行研究,有助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减少政策中的盲目性,使居民消费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本文以多元统计理论及其方法为手段,运用SPSS统计软件,结合国家统计局的消费状况指标模型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两个公共因子,确定因子得分及排名,对其作出相关解释,并对全国31个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分类研究,对各地区消费性支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较为全面、客观的做出了居民消费状况的综合评价。通过深层分析得出结论,近几十年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全国各地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出现巨大差异,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居民的消费也不平衡。政府应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加大教育、医疗、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推动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刺激居民消费,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笔者在参阅《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借鉴其他学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出发来研究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状况,提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态势下实现居民消费的高增长的建议,以期给各经济工作者提供基本的原始数据研究基础。   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着重介绍了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全国31个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详细的介绍了城镇居民消费状况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研究方法的确定:第三部分详细地对我国居民消费状况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政府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其他文献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新型优化算法,由于具有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并行信息处理等特点,己经成为人们解决一些复杂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但其在理论和应
在偏微分方程的理论研究中,二阶拟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与工业、经济、医学联系紧密,而且在信息科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物理学中的空气动力学、气象学、
Bernstein算子是一类重要的线性算子,在逼近论及计算数学等方面有着许多应用,并且关于Bernstein 算子的研究结果非常丰富。Bernstein算子具有优良的性质和良好的结构,是研究各类
大偏差理论是应用概率论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精细大偏差理论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我们都知道,对于极端事件而言,虽然它们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其影响将会是剧烈的,甚
Clean环起源于在模消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exchange环的研究.近几十年来,众多代数学者对clean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Clean环的研究已成为近期国际环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von Neuma
微分方程中最高阶导数项含有摄动系数的问题称为奇异摄动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可能出现边界层现象,即解在边界层部分变化剧烈。如果采用一致网格,数值精度会偏低,而当摄动系数很小
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通过无损方式获取物体内部结构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医疗诊断、工业无损探伤、航空航天等领域。锥束CT在数据
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动态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和全局优化等问题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神经网络的动力学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神经网络平衡解或周期解的稳定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