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也被称为PBL,强调和倡导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充分置于主体地位,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问题为基础和载体,帮助和引导学生借助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在问题的探究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助力学生知识内容学习认知和掌握运用,问题解决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强调和倡导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借助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以问题为依据进行亲身体验和感知,助力学生问题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能力的提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共分为6章。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选题背景,提出了本研究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的文献综述部分,对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问题情景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和梳理了国内外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的基本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第四部分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构建部分,阐释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设计,包括目标设计、问题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从主体参与性原则、问题驱动原则和可对话原则三个层面分析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分析了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反思与总结等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三个应用步骤。结合自身的教学设计和心得体会,列举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案例。第五部分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了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对高中对照班和实验班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基于问题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带给学生学习兴趣度、参与度、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合作意识、知识掌握与运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对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度和参与度的增强,能够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流程的持续优化,带动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问题解决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