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设计创新能力却被世界所诟病,主要原因是照搬了西方的设计体系,中国设计急需形成自我独特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及设计评价体系,才能在世界设计领域拥有自己的位置和发言权。中国当代设计首先要面对的是中国的使用者,在当今物质充裕的时代,人们对精神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如何发展中国设计的答案只能从我们的文化源流中寻找。本文选取了禅宗文化与设计关联最为密切的五个范畴:“无常”、“不立文字”、“不二法门”、“悟”、“空”,深入挖掘了它们所衍生出来的美学思想,探讨这些美学思想对当代设计的启示。一、无常观是禅宗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论文从其衍生的美学思想中总结出“残缺美”“不完整美”“不确定性美”这三种美学理念,指出了它们与西方美学的差异,结合实例探讨这些美学理念对当代设计的实际指导作用。二、不立文字是禅宗有别于原始佛教的重要特征,衍生了极简主义美学及“设计原点”的设计方法。论文指出禅宗简约主义美源于宗教,本质属于精神层面,而西方简约主义源于技术,本质属于物质层次。其后阐述了简约主义对中国文人画特别是禅画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它在日本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及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原点”的设计方法,要求设计师具有探寻设计源头的能力,论文结合一款灯具设计论述了从设计原点出发,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可能性及创造性。三,禅宗的悟与设计有天然的相通性。文中探讨了“渐悟”与“顿悟”对灵感获得的启示作用,从悟的三个层次上论述了创新设计如何从“无”到“有”的详细过程,再结合心理学的认识心理组块理论,探讨了设计顿悟的心理学原理,提出解构旧有心理组块是获得设计创新的必经之路。四、不二法门是禅宗开悟获得真如佛性的最高法门。论文指出了不二法门的实质是对事物二元对立超越。这种思维方式极具东方特色,进而提出超越“动”与“静”、“对称”与“不对称”两对矛盾的可能性。在设计应用方面,论文提出了以动取静,以静显动的设计理念,以及在造型设计中超越对称与不对称的具体造型方法。五、禅宗空观是修行解脱的关键,空并非一无所有,论文指出空的实质是“真空假有”,在设计中,体现出“无即是有”“包容性”的美学思想。论文结合中国诗词、绘画,论述了空对中国传统文艺创作的影响,进而探索其对平面设计及当代工业设计的启示作用。文化与设计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深入研究禅宗“无常”、“不立文字”、“悟”、“不二法门”及“空”的美学思想,论文概括出若干有别于西方的设计方法及理论,并以具体的设计为例,完整地呈现了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探索了这些理论与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的价值。设计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寻求禅宗美学与当代设计的结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禅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