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储数据可恢复性证明机制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云计算和云存储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物之一。云存储作为云计算技术的延伸,能够为云计算提供海量的存储服务,是存储服务的一个发展趋势。随着云存储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租用云存储服务,并将数据存放到云端。然而,将数据存放到云端也就意味着用户失去了对数据的直接控制权,如何确保云端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便成为了用户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验证存储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恢复被破坏数据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通常需要对云端数据进行动态修改,所以如何在数据可恢复性证明方案中实现数据动态修改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从云存储中数据的完整性审计、破坏数据恢复、云端数据动态修改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云端被破坏数据的恢复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IDA(Information Dispersal Algorithm)的云存储数据可恢复性证明算法,利用矩阵可逆思想,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编码预处理,从而保证原始数据的可恢复性。并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大小的编码矩阵来控制文件的扩张倍数。(2)针对云端存储数据的动态修改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动态多叉哈希树MPHT(Multiple Hash Tree),可以根据用户存储数据块的数量以及数据需要更新的频率动态选择最合适的哈希树叉数,从而将数据动态更新的开销降到最低。在安全性分析中证明了本文方案的安全性,并能抵御伪造攻击、替代攻击、污染攻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不论数据块的数量多少,总能找到构建及更新哈希树时的最优叉数。(3)基于阿里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云存储数据可恢复性证明原型系统,具体使用了阿里云提供的弹性计算服务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对象存储服务OSS(Object Storage Service)和关系型数据库服务 RDS(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系统包含数据完整性审计以及破损数据恢复两大功能,该系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回顾中医古籍文献中历代医家对慢性咳嗽病名、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的认识。总结朱振刚主任治疗慢性咳嗽的遣方用药规律。探究古今医家对慢性咳嗽临床诊治的异同。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拓展慢性咳嗽的诊治思路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研究方法:借助《中华医典》数据库,分别以“咳”“嗽”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筛选出能体现咳嗽病程之长者。对搜索到的慢性咳嗽相关中医古籍文献,在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预防调护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已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先进科技产物提升了人们衣食住行的体验,构筑了个性化、
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技术,越来越成为信号处理领域中的重点关注问题。“盲源分离”这一概念的最初提出,主旨是为了解决某系统在源信号及信号个数未知、混
中共1947年在齐齐哈尔创办的西满新闻干部学校,为中共在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上的新闻宣传工作起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收集报刊资料和对该校学员莫文琦老人的口述史访谈,建立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加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但是现有的通信技术一直将IT类设备与物理设备相分离。一方面,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IT类智
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各国、各地区工作的重心,但是从西南五省比较的视角研究广西人才竞争力提升系统性研究比较缺乏。要充分发挥广西“一带一路”区位优势,加强广西人才竞争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便携式设备的大规模普及,人、机、物互连的网络环境正在逐渐形成。然而在某些特殊的网络场景或应用需求下,由于节点的移动性及不均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传统无线网络到移动自组织网络、延迟容忍网络,相关的路由协议研究也日渐成熟。其中,延迟容忍网络由于它的长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共享问题受到医学界越来越高的关注。然而,目前,B超影像的共享仍然比较困难,一般只有现场操作B超检测仪的医生或者接入专家系统内的医生才
近年来,随着下一代网络、多媒体应用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播传输由于带宽、延迟等限制已经不适合大数据、高速率的传输。多播通信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