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上市公司通过兼并、合资及独资等投资形式,加速在多个经济领域的扩张。为弥补其因扩张而日益彰显的资金不足问题,民营上市公司纷纷拓展其融资渠道。随着近几年我国债券市场的日益规范,债券融资渐渐受到民营上市公司的热捧,如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的发行等。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家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反映了一些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混乱、治理结构失衡、投资决策出现严重失误、信用管理出现危机等问题,从而使民营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的考验,债权人、投资者的潜在利益也受到重大威胁。为了能及早预测到负债企业在近年内的信用状况,以期能给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信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本文利用主成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根据证监会制定的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原则,选取了45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经营失败企业样本,并按照同规模、同行业、同年份等原则按比例选取了90家非ST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经营正常企业样本,并将全部样本分为估计样本和测试样本。其次,根据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短期信用风险的若干因素,并结合指标变量的选取原则,选取了六大类二十五种企业财务比率作为样本变量,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估计样本建模,并利用测试样本检验模型的判别准确率。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8.3%以上。根据分析结果,从中得到了几点关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信用风险预测的结论,如主成分因子分析能够很好地解决Logistic回归模型问题,预测民营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要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越接近被特别处理的日期,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越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