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论(skopostheory)’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赖斯(Reiss)和弗米尔(Vermeer)正式提出。这一理论从翻译行为的目的功能方面对翻译进行研究,在借鉴行为理论、交际理论、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论(skopostheory)’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由赖斯(Reiss)和弗米尔(Vermeer)正式提出。这一理论从翻译行为的目的功能方面对翻译进行研究,在借鉴行为理论、交际理论、接受美学和语篇语言学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完善。本论文主要呈现,笔者是如何结合“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翻译回忆录《大魔法:超越恐惧,创造性地生活》的节选部分,翻译问题的处理思路,并在此过程中指出“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实用价值。在翻译《大魔法:超越恐惧,创造性地生活》的过程中,笔者结合“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总结得出彰显文中人物的个性,在读者群中产生号召力这一目的,并进一步使用增译、词类转换、句内语序调整和短句整合等手段,完整传递原文信息,提高译文可读性,以达成这一目的。在翻译评注部分,笔者先是对“目的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接着对它的“目的”、“忠实”和“连贯”原则进行介绍。最后以对原文的主题、主导性功能和语言特征有一个合乎逻辑的理解为出发点,将翻译的目的确定为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有机整体性;凸显人物个性并对读者产生感染效果和感召力,依此归纳出问题有四类:省略现象、抽象概念、主从复合句中的语序问题以及短句太多等,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阐述各类问题的处理办法。“目的论”是在吸收了许多实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发展的,因此,其理论基础和架构较为完善而充实,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译者的重要义务便是要从宏观上把握其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和面向的读者群体预期,进而选定最恰当的策略。但是即便翻译要达成的终极目标,由于译者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各异,目的也不能完全实现。因此,明确的目的为翻译行为指明方向,也督促译者发现自己的不足,极尽自己所能实现预期目的和提高自身素质。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下,专利翻译在国际技术交流中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地位。然而,我国的专利翻译事业起步较晚,翻译人才紧缺并且经验仍然不足,种种现状都在一定程度
介绍了维普数据库Z39.50服务端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有两条解决途径:基于TCP/IP的Z39.50服务端系统和基于HTTP的SRU服务端系统,笔者将这两种思路做了比较.本系统突破了传统Z
为研究小麦制粉过程中麦粒不同组成部分对金属磨辊的磨损性能,本文以磨辊常用表层材料低铬白口铁为耐磨试样,以麸皮和面粉不同比例混合物为磨料,采用与辊式磨粉机工况相似的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受护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
“ル”形与“タ”形的混用现象也被称为“时制转换”或“时制交替”,关于它的研究不胜枚举,其中益冈隆志与工藤真由美的成果格外引人注目。益冈将相机的远近调节相关理论引入
模拟同声传译,作为一种翻译教学中新型方式,不仅有效训练学生同声传译实战技巧,积累翻译经验与知识,也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本文选取谈话类节目《一虎一席谈》其中2014年11月29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观察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资料,其中50例发生SAP作为SAP组,130例未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许多外国影视作品涌进中国市场。大多数的中国观众在观看作品时要借助屏幕下方的字幕以理解其大意。作为一种新翻译模式的字幕翻译
在大地测量中,法方程病态问题大量存在。由于病态性的存在,致使按最小二乘法解算参数估值精度变差发生扭曲,最终使所得结果不能使用。重点研究奇异值分解法(SVD)和误差转移法解决病态问题的思想、途径、对关键问题的处理、适用范围等。最后通过GPS实测数据来验证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其解算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解决法方程病态性问题,且算法简便、易懂,有较强的应用价值。